仔猪饲养管理与主要疾病防治的实用指南

养殖信息
2025-02-03 18:09:57
0

仔猪断奶后的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治

在我国养猪生产中,仔猪从断奶到出栏的死亡率高达25%;而在出生后到出栏的整个过程中,断奶阶段造成的死亡约占40%。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仔猪在断奶时生理机能和免疫系统尚不成熟,抗病能力较低,易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此外,断奶过程中存在多种应激因素,例如环境变化和营养调整等,这些都会引发疫病的发生。因此,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和保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断奶后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及主要疫病的防治措施,供养猪户参考。

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在仔猪断奶前,首先要彻底清理保育猪舍,安装好饮水器、料槽等设备,并修复损坏的门窗、猪栏和地面等。清洁后,需要使用高压水枪冲洗两次,待干燥后再使用消毒剂如卫康或过氧乙酸进行三次消毒。猪舍空置三天后再引入新仔猪,这样可以有效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降低病原体交叉感染的风险。

灭鼠与卫生管理

定期进行灭鼠和消灭各种吸血昆虫,以确保保育舍的卫生。同时,需准备优质的小猪料、常用药品和医疗器械,确保在仔猪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应对。

疫苗免疫措施

仔猪在28日龄之前应完成对猪瘟、伪狂犬病、链球菌病和气喘病等疫苗的免疫。断奶时,母猪应先离开产仔舍,仔猪则在原窝中停留3到5天后再转入保育舍,这有助于减少断奶应激和腹泻等问题的发生。

温度与湿度控制

保育舍的环境管理至关重要,应确保其保温和通风良好。对于不同季节,仔猪进入保育舍后的温度要求为:冬季28℃,夏季26℃。对于刚断奶的仔猪,前五周的温度应逐渐降低,而适宜的湿度应保持在65%-70%。低温环境会引发应激反应,降低仔猪的免疫力,易导致各类疾病。

仔猪饲养管理与主要疾病防治的实用指南

分群与调教管理

仔猪在进入保育舍时,应按公母、大小及健康状况进行分群,日龄相差不宜过大,最好在7日龄内。同窝转群可以帮助稳定仔猪情绪,减少应激反应,降低彼此之间的争斗。饲养密度方面,适合每栏保持20-25头,夏季数量应适当减少,而冬季可以增加以保证仔猪相互取暖。

通过以上措施的有效落实,能够显著提高仔猪的生存率,增强免疫力,降低疫病的发生。对于农村养猪户而言,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是确保养猪效益的关键。

相关内容

热门排行

黄瓜老叶不能一直留在植株上 黄瓜老化叶片的问题及应对策略黄瓜种植过程中,老化叶片的处理至关重要。老化叶片如果长时间留在植株上,会...
“四季绿”南瓜品种特性及栽培技... 南瓜品种特性南瓜作为一种受欢迎的蔬菜,具备多个明显的特性,让其在市场上独具优势。熟性早该品种在五叶期...
猪脑膜炎型链球菌病 链球菌病是对猪场造成重大威胁的疾病,尤其是猪脑膜炎型链球菌病。根据链球菌特异多糖抗原的性质,猪脑膜炎...
高山无公害茄子的栽培技术 高山茄子的种植技巧与管理茄子是一种喜温的蔬菜,耐寒能力较弱。高山地区的无公害茄子通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理变化 呼吸道病变的特征猪的呼吸系统在病变过程中受到了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双侧性肺炎。这种肺炎常发生在肺的...
生态养猪法的注意事项 养猪管理的基础知识在养猪过程中,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养猪的基本方法,以帮助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