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和饲养母猪的经济效益,规模化猪场普遍采用仔猪早期断奶技术,通常在3至5周龄进行断奶。然而,这一技术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仔猪生长速度减慢、腹泻和水肿病等。这些问题主要与仔猪断奶后的综合应激有关,尤其是营养应激。
仔猪在断奶后,由于从吮乳转变为吃干饲料,消化酶和生理环境的不适应,导致抗病力降低和消化系统紊乱。这种变化会引起胃内酸化、消化能力下降以及肠道微生物区系的改变,进而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仔猪死亡。
以往的饲料管理技术主要依赖药物进行预防,然而这种方法往往只关注腹泻问题,导致仔猪生长速度减慢和抗病力降低,甚至形成僵猪,综合生产效益下降。
文利新提出了保健养猪技术模式,并研制了抗仔猪断奶应激剂“护仔康1号”。为验证这一技术模式的效果,笔者选择了4窝仔猪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出明显的效果。
试验于2003年4月9日至4月24日在湖南娄底市进行,选择了35头24日龄的仔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添加了“护仔康1号”,对照组则未添加。试验持续15天,观察仔猪的采食情况和腹泻情况。
试验组仅有2头仔猪出现腹泻,且在2天内治愈,成活率为100%。对照组则有7头腹泻,且治疗费用高达72元。试验组的毛色亮丽、皮肤红润,日增重和料肉比均优于对照组,增重成本显著降低。
通过试验,保健饲养明显提高了断奶仔猪的日增重和料肉比,显示出传统药物预防方法无法达到的效果。尽管试验组的日增重仍有提升空间,但整体效果显著,证明了新技术模式的有效性。
上一篇:芸豆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预防猪乙脑,五月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