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痢疾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主要特征是不同程度的粘液性和出血性腹泻,常见于体重减轻和盲肠的感染。该病可在一年四季发生,任何年龄的猪都有可能感染,尤其是2-3月龄的小猪,其感染后的发病率高达75%,而死亡率在5%至25%之间。
病猪及带菌猪是猪痢疾的主要传染源,其粪便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康复猪的带菌率很高,且这种带菌状态可能持续数月,这使得猪群中的感染难以根除,消毒防疫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猪痢疾的自然感染通常在初期表现为最急性和急性,主要症状是出血性腹泻。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将转变为亚急性和慢性,表现为粘液性腹泻。最急性型病例往往会突然死亡,作为猪群初期爆发的信号。病初,猪只精神稍差,食欲降低,粪便变硬,随后病情迅速恶化,粪便颜色变为黄色或水样,并可能出现血液和粘液。
在急性病例中,猪只可能出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皮肤苍白,且粪便中血液和坏死上皮组织的数量增加。随着病程的发展,猪只逐渐消瘦,腹部凹陷,最终可能导致死亡。而亚急性和慢性病例的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粘液和坏死上皮组织的碎片,血液较少,进而导致渐进性消瘦和生长停滞。
剖检时,病变通常限于大肠,常见的病变有肠壁充血和水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大肠粘膜的充血和出血,加上被粘液覆盖,严重病例中可能出现粘膜坏死。初步诊断依据上述症状和剖检表现,确诊则需实验室检测。
对于猪痢疾的预防与治疗,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首先,使用痢菌净,按照推荐剂量进行肌肉注射或口服,每天一次,连续3-5天为一个疗程。其次,盐酸吖啶黄也是有效的治疗药物,根据每千克体重给药,采取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最后,清洁卫生和消毒是预防此疾病的重要措施,应妥善处理猪粪,保持环境卫生。
上一篇:苦荬菜栽培技术及利用
下一篇:芦蒿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