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猪品种介绍-东北民猪

养殖信息
2025-01-26 17:07:47
0

东北民猪是中国北方地区特有的优质猪种,具有独特的体形、外貌和生产性能。本文将详细介绍东北民猪的产地和特点、外貌特征及其生产性能,为您提供全面了解东北民猪的信息。

中国地方猪品种介绍-东北民猪

产地和特点

东北民猪原产于中国东北及河北北部,现有繁殖母猪近2万头,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地。根据体重,民猪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类型。大型猪体重超过150千克,称为大民猪;中型猪约重95千克,称为二民猪;而小型猪体重约65千克,被称为荷包猪。

体形外貌

东北民猪的头中等大小,面部呈直长型,耳朵较大并下垂。其体躯扁平,肋骨的弯曲度较小,背腰部分较为狭窄,臀部略有倾斜,四肢粗壮。全身毛发呈黑色,毛发长且密集,冬季会有绒毛覆盖,乳头数量一般为7-8对,适应性极强。

生产性能

东北民猪的性成熟较早,母猪一般在4个月时出现初情,发情表现明显,配种受胎率相对较高。公猪通常在9个月龄、体重约90千克时开始配种,而母猪则在8个月龄、体重80千克时进行初配。民猪的头胎产仔数为11.04头,第二胎为11.48头,第三胎为11.93头,第四胎及以上可达13.54头。研究发现,民猪在体重18-92千克期间的日增重为458克,每千克增重需消耗51.34兆焦的消化能。在达到90千克时,其屠宰率为72.5%,胴体瘦肉率为46.13%,脂肪率为35.88%。

民猪在交配方面表现出色,母本与大约克夏、长白、苏联大白猪、巴克夏及其他猪种杂交,所得杂种猪的肥育期日增重分别为560克、544克、499克等。以民猪为父本进行杂交后,所产生的杂种在日增重和瘦肉率方面都表现出色,超越了同类正交一代杂种。

东北民猪不仅适合在寒冷气候中生存,其优良的肉质以及较强的脂肪沉积能力,使其成为了非常适合放牧和粗放管理的优质猪种。

相关内容

热门排行

黄瓜老叶不能一直留在植株上 黄瓜老化叶片的问题及应对策略黄瓜种植过程中,老化叶片的处理至关重要。老化叶片如果长时间留在植株上,会...
“四季绿”南瓜品种特性及栽培技... 南瓜品种特性南瓜作为一种受欢迎的蔬菜,具备多个明显的特性,让其在市场上独具优势。熟性早该品种在五叶期...
无害化养猪舍建设技术探讨 猪舍配置的重要性在建设猪舍时,必须充分考虑猪群的生产需求。首先,公猪舍应设在猪场的上风区,这样不仅能...
猪脑膜炎型链球菌病 链球菌病是对猪场造成重大威胁的疾病,尤其是猪脑膜炎型链球菌病。根据链球菌特异多糖抗原的性质,猪脑膜炎...
高山无公害茄子的栽培技术 高山茄子的种植技巧与管理茄子是一种喜温的蔬菜,耐寒能力较弱。高山地区的无公害茄子通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理变化 呼吸道病变的特征猪的呼吸系统在病变过程中受到了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双侧性肺炎。这种肺炎常发生在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