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8日的调研中,笔者走访了寿光市羊口镇杨庄棚区,发现当地的无土栽培西红柿已经定植约半个月。目前,主要面临两种病害,即茎基腐病和根腐病。尽管无土栽培理论上能减少土传病害的影响,但由于基质(沙子和炭渣)长期使用却未进行充分消毒,这两种病害仍然出现。本文将探讨这两种病害的具体症状及防治措施。
茎基腐病的主要症状为植株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的暗褐色病斑,病斑会随着植物生长向上下扩展。用手捏茎秆时会感到发软,严重时病斑会绕茎一圈,导致茎基部变细,最后地上部分的顶心叶片逐渐萎蔫,整个植株可能会因病情严重而倒伏。
该病多发生在定植后至结穗果的时期,尤其是在高温高湿(30℃以上)环境下,发病情况更为严重。如果植株在早秋定植后遇到阴天、光照不足或温差大的情况,也容易诱发病害,导致植株出现倒伏。
一旦发现下部叶片发黄或茎基部有水渍状病斑的植株,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首先,降低地面湿度,并可选用向农4号600倍加强力生根剂或30%恶霉灵2000倍的溶液隔5天浇灌,同时喷施丰收一号800至1000倍液,增强植株抗性。针对严重病株,建议立即拔除,以防止病害的进一步传播。
根腐病初期表现为植株顶部叶片萎蔫,类似缺水的症状,尤其在中午光照强烈时更为明显。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颜色将变为灰绿色,最终无法恢复。拔出受感染的植株可见,根系尤其是须根和次生根呈现褐色腐烂的现象,严重时整个根系将完全腐烂。
根腐病主要发生在温度超过24℃的环境中,病菌通过根部伤口传播,导致导管和筛管阻塞,从而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运输,最终造成植物萎蔫或死亡。
根腐病的防治措施与茎基腐病类似。在种植过程中,应保持基质的干燥与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处理,以防病菌滋生。此外,一旦发现病害,应及时使用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确保植株健康生长。
上一篇:野猪与家猪杂交繁育
下一篇:解读仔猪非传染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