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仔猪的饲养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特别是新生仔猪,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其死亡率可能超过50%。特别是在冬春季节,能够顺利度过这个风险期将显著提升仔猪的成活率,进而提高养猪的整体经济效益。
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是仔猪饲养的第一步。在待产母猪进入产房之前,必须彻底清扫产房,并采用适当的消毒液对地面、墙壁和圈栏进行消毒。如果墙壁或门窗有损坏,需及时修补,以防寒风侵入。同时,合理控制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确保产房内温度在16℃至21℃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55%至75%之间。
在产房内,定期使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此外,在妊娠母猪进入产房前,使用温和的肥皂水进行全身清洗,然后用0.2%的新洁尔灭液体进行消毒。分娩前,应对乳房和外阴进行0.1%高锰酸钾的清洗,以确保卫生。
在母猪分娩前的大约85天开始,细心的管理至关重要。可以采取相关药物进行“母猪减毒”处理,主要是针对母仔之间可能传播的病原体。建议在分娩前30天开始用复方替米先锋和抗病毒药物拌料,持续15天,同时在母猪分娩前后一周内注射长效抗生素,有效预防母猪出现三联症状。
母猪应在分娩前40天进行相应疫苗的免疫接种,并在免疫前后使用清开灵注射液以提升免疫效果。同时,在分娩前15至20天进行驱虫处理,确保母猪的健康。
初生仔猪的生长迅速,代谢旺盛,需要大量的水分。在仔猪出生后的3至5日龄,务必提供清洁的饮水,以防止下痢等健康问题。可以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营养成分,如葡萄糖和维生素,以增强仔猪的抵抗力。
仔猪出生后需及时进行保温、防压、断脐带、剪牙和吃初乳等一系列护理工作。在出生的1至2小时内,帮助仔猪吃到初乳,以获取母源抗体。对于体弱仔猪,应优先固定在母猪前排的乳头位置,确保它们能够及时喝到足够的奶水。如果母猪的乳头不足,可以考虑寄养或人工喂养。
妊娠后期,增加母猪的营养供给是确保仔猪成活率的重要措施。建议每天增加混合饲料的投喂量,以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存活率。此外,适当添加植物油脂,提高母猪乳汁的脂肪含量,从而有利于仔猪的健康成长。
优化仔猪的饲养管理,不仅需要在环境卫生、疾病预防、母猪营养、仔猪护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实施,还需密切关注仔猪的健康状态,以确保其顺利成长,从而提升整个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点烧法治黄瓜霜霉病
下一篇:黄瓜生长期间枯萎病黄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