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的饲养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未来种猪的利用价值及肉猪的肥育表现。仔猪在补料方面的表现,是关键因素之一。
母猪的泌乳量存在一定的规律,分娩后泌乳量先少后多,通常在产后第三周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少。然而,仔猪的生长发育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加快,尤其是在一个月龄后,生长速度显著提升。仅靠母乳往往无法满足仔猪快速成长的营养需求,因而需要进行补料。
此外,哺乳仔猪消化能力较差,胃内盐酸分泌不足,且因抗体减弱而对病原体的抵抗力降低,这使得仔猪在15日龄之前更易感染疾病。适时补料能增强仔猪的消化功能,提高抗病能力,从而提升仔猪的成活率。
仔猪补料最佳时机是在它们7至10日龄。此时补料可使仔猪在15至20日龄时能够自如进食。若补料太早,仔猪会很难适应,且需要较多的劳动力;而补料太晚则会影响其生长。尤其是农户养猪时,若仔猪断奶时体重偏小,通常是因为补料过晚,从而导致成长缓慢,影响经济效益。
仔猪的补料应根据不同成长阶段采用相应的方法,通常可以分为以下阶段:
调教期通常在仔猪出生7至15日龄。这一阶段,仔猪开始出牙并积极探索,补料的目标是训练仔猪识别饲料,促进咀嚼和消化能力,以及提高胃内盐酸的分泌,防止误食异物和腹泻。训练方法包括:
适应期一般在仔猪出生15至30日龄,此时仔猪已有基本的消化植物性饲料的能力。补料的目的在于填补营养缺口,同时帮助仔猪的消化器官适应植物性饲料。此阶段饲料应以它们喜爱且营养全面的食物为主,逐渐增加饲喂的次数。
在旺食期,仔猪能够大量采食,补料的关键在于满足其快速生长的营养需求。必须尽量让仔猪多吃快长,以提高其日增重。
为了提高仔猪的经济价值,养殖者应抓好以下几点:
通过科学合理的补料管理,可以显著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与窝重,最大化养殖效益。
上一篇:养猪关注四个“后3天”
下一篇:地黄管理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