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区域化种植的优势众所周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种植茬口过于集中,虽然有利于统一管理,但也导致价格波动不大。这种现象在寿光市孙家集一带表现得尤为明显,许多农户的黄瓜都在每年11月进行定植,而稻田周围的大红西红柿则通常在7月份定植。这样的种植时间和上市时间相近,导致市场供应集中,价格差距自然无法拉开。
近日,记者在稻田镇的一个菜农张向明的温室内观察到,他家的大红西红柿刚开始上市,而周边多数农户的西红柿已销售了两个月。显然,张师傅的种植时间安排与他人截然不同,令记者感到惊讶。张向明表示:“目前,大部分大红西红柿已经卖到4穗果,此时整体质量明显下降,而我的西红柿品质较高,市场需求也很旺盛,每斤价格比市场高出5毛。”
据悉,往年张向明与大多数农户相同,在市场茬口上坚持集中种植,通常在7月份定植西红柿。不过,随着市场的观察,他逐渐意识到这种集中上市的种植模式并不利于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尤其是每年11月份,西红柿的价格往往较高,因为多数西红柿都已经熟透而导致质量下降,而优质的精品果则能获得更高的市场价格。因此,他决定调整种植时间,选择在8月下旬定植,以便在他人卖掉4穗果的时机,自己的西红柿正好上市。这样一来,在他人收获时,他家的西红柿正处于销售高峰。
尽管张向明的种植时间与大多数菜农不同,他还是采用一年种两茬的方式。第一茬的西红柿在8月下旬定植,第二年1月底拔园;第二茬则在清明前后定植,直到7月底收获。这样的安排不仅避开了市场的价格竞争期,还提高了市场效益。通过这种调整,张师傅的西红柿大棚,按当前市场情况,年收入比之前增加了八千多元。
综上所述,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计划,农户能够在竞争中获得更高的收益。这种灵活的种植策略为蔬菜区域化种植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使农户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实现利益最大化。
上一篇:子猪利用柠檬酸喂养的妙用
下一篇:猪的病毒性传染病--非洲猪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