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的养猪方法通常采用“吊架子”模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前期大量投喂青饲料和粗饲料,但精饲料的使用相对较少。当猪体重达到50到60公斤后,则开始大量增加高能量的精饲料以促使快速增肥。然而,尽管这种方法能够利用大量的青饲料与粗饲料,但其在猪只生长所需的蛋白质和矿物质摄入上并未得到有效保障。而且,由于饲养周期较长,往往需要一年或更长的时间且消耗严重,因此并未有效节约精饲料,反而导致了精饲料的严重浪费。
相较于传统的养猪方式,部分养猪专业户开始采用“一条龙”的饲养模式。这种模式从小猪阶段起就全面使用精饲料,而不投喂任何青饲料或粗饲料。虽然这种方式显著缩短了饲养周期,降低了维持消耗,但却导致农村丰富的青饲料和粗饲料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经济效益依然堪忧。
在这一背景下,“倒喂法”应运而生,成为一种更为高效的养猪方式。与传统的“吊架子”及“一条龙”养猪法相比,“倒喂法”能有效节约精饲料,分别节约达30%和10%。此外,“倒喂法”所养猪只的瘦肉率也相对更高,受到了广泛消费者的青睐。
在“倒喂法”的具体实践中,猪只在50至60公斤之前,主要以高能量、高蛋白的精饲料为主,同时配合必要的饲料添加剂,仅投喂少量青绿饲料,完全不使用粗饲料。在猪只达到出栏阶段时,降低粗饲料中的能量与蛋白质水平,减少精饲料的投入,同时适度增加青、粗饲料的比例。这个过程中,精饲料占62%,青绿饲料占26%,粗饲料则占12%。
实施“倒喂法”的科学依据在于:在猪只从小猪到中猪的生长期,其主要以骨骼与瘦肉的生长为主,这一阶段对蛋白质和矿物元素的需求较高。同时,猪在此阶段对纤维的消化利用率相对较低,因此以精饲料为主能够有效满足其生长需求,从而使猪只快速成长至50至60公斤范围内,降低不必要的饲养消耗。
综上所述,“倒喂法”不仅提高了养猪的经济效益,还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值得广大养殖户广泛学习和应用。
上一篇:西红柿高温为害及防止措施
下一篇:青刀豆中耕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