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菌蚊的学名为Neoempheriasinica,亦称中华新蕈蚊,属于双翅目菌蚊科。该虫主要分布在江苏、湖北、上海、北京等地,常见于人防地道和矿山坑道等阴湿环境。
大菌蚊的幼虫在春秋季节对灵芝、平菇、香菇等食用菌造成危害。幼虫以取食灵芝的菌丝和子实体为主,留下蛀孔,并排泄黏液和虫粪,导致灵芝品质下降。
成虫体长5-6.5毫米,呈黄褐色,头部为黄色,触角中间有深褐色纵带。成虫的复眼较大,触角长,胸部发达,背板多毛,前翅上有褐斑。卵呈椭圆形,褐色,幼虫蛆状,初孵时体长1-1.3毫米,老熟时可达10-16毫米。
在无锡地区,大菌蚊一年发生12代,以卵越冬。随着温度上升,卵在翌年4月孵化,发生高峰期因地区而异。该虫的生长适温为22-31℃,完成一代需12-21天,成虫寿命为3-6天。
加强栽培管理,保持环境卫生,清除虫源,及时清理采收后的废弃物。
在栽培室安装纱窗,防止外部虫害进入。利用成虫的趋光性,使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并在水盆中加入0.1%DDVP。
在菇房喷洒1:500-1:1000倍的90%敌百虫结晶,或在成虫发生期喷洒1:500-1:600倍的80%敌敌畏乳油,常用药剂包括敌百虫结晶、敌敌畏乳油和氯氰菊酯。
上一篇:赤灵芝高效栽培技术探讨
下一篇:玉米芯变废为宝,种植灵芝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