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原文内容,以下是改写后的SEO文章:
半夏喜温湿、半荫半阳的环境,适宜在疏松肥沃、PH值5.6-6.4的沙质土壤上种植。半夏怕炎热与寒冷,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5℃,26℃以上开始越夏倒苗,13℃以下越冬枯苗。每年半夏出苗3次,第一次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第二次在6月上中旬,第三次在9月上中旬。珠芽萌发初期为4月初,高峰在4月中旬,成熟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每次生育期为50-60天。
半夏的繁殖方式包括块茎繁殖、珠芽繁殖和种子繁殖,但种子繁殖的发芽率较低,生长期较长。块茎繁殖是用经过筛选的商品半夏后剩余的小块茎作种,其优点是生长周期较短,一般春季下种,当年夏末即可收获。珠芽繁殖则是利用珠芽作种,其数量充足,发芽可靠,成热期较早,是发展半夏生产的主要繁殖方法。
针对半夏喜暖、喜肥、喜湿润、怕旱、怕涝、怕高温的生活习性,应选择暖和湿润、排灌条件较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进行种植。上一年冬季应深翻冻垡,以促进土壤的冻融风化。开春后进行平整土地,每亩施土杂肥300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作基肥,耕耙整平,作畦待种。此外,半夏栽培切忌连作。一般种过一季半夏后,至少要轮种其他作物3年以后才能再种,否则会导致连年减产,甚至无收。
半夏在春、夏、秋季均可播种。夏秋播种时,由于种茎在大田里越冬,易受不良气候及病虫危害,且多占地半年,因此大田生产一般采取春播的方式,这样既可避免上茬不利因素影响,又能根据当年市场需求动态及时调整种植面积。春播一般于早春土壤解冻后,在已耕耙作畦的田内进行条播,株行距各3厘米左右,播深约10.5厘米。
上一篇:半夏高产栽培方法探讨
下一篇:半夏栽培技术的规范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