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的种植可以采用条播和撒播的方式,其中撒播效果更佳。在种子刚采下时,其发芽率可以达到96%。但是,随着干放时间的延长,发芽率会显著降低,干放20天后降至81%,干放40天仅为29%,而60天后则仅有2%。因此,最佳的播种时间是在6至7月间收获成熟的种子后,尽快播种。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及时播种,可以将3份湿沙与1份种子混合,埋置于背荫处以保持适当的湿度,务必在七月底之前完成播种,因为过晚会影响根系的生长。每亩种植约需5公斤的新鲜种子。
在林间育苗时,撒播是常用的方法。由于土质疏松且肥沃,种子容易发芽,幼苗分布均匀,从而有助于根系的健康生长。播种之前,需要清理床面3至5厘米,用铁耙将畦底搓平。将种子与5至10倍的细沙或细腐殖土充分拌匀,均匀撒在槽面上,种子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至2厘米,然后覆盖1至1.5厘米的筛过的细腐殖土。最后,在床面上覆盖一层柴草或树叶,以帮助保墒及防止雨水冲刷。每平方米的播种量控制在15克左右。
条播时,在床面上横向开间距为10厘米、宽度为5至6厘米、深度为3厘米的平底浅沟,将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间距同样保持在1至2厘米,播种量在12至15克/平方米。随后,覆盖1至1.5厘米的筛过细腐殖土,并用脚踩实,再浇水,过2至3天后,再次覆盖一层柴草或树叶以保证土壤湿润。值得注意的是,细辛在播种后通常当年扎根但不会出苗,需在第二年春季出苗前及时揭除覆盖物,利于幼苗的生长。
幼苗培育2至3年后进行移栽,最佳时间为春秋季节,其中秋季效果更好。在秋季栽种时,应在叶子枯萎后进行,而春栽则需在芽苞萌动前进行。选用根须完整且无病虫害的壮苗,准备好的苗床上需要开行15至20厘米间距、9至10厘米深的沟进行丛栽。每丛保持8至10厘米的距离,丛中栽3至4株小苗和2至3株大苗,确保芽头略微抬起,根须呈扇形舒展。如果土壤干燥,需先浇水,待水渗透后覆盖7至8厘米的土壤(大田地移栽时可浅一些),稍加镇压。在秋栽后,畦面需覆盖枯枝落叶以避免雨水冲刷或土壤板结;如在早春进行移栽,则需要搭设遮荫棚以保护幼苗。
根茎繁殖通常与药物收获结合进行。挖出细辛后,大部分的根茎和须根可进行药用处理,选择顶芽饱满、健康的根茎,剪成长约4至5厘米,确保有2至3个芽和15至20条须根的标准。这种方法既能确保细辛的有效繁殖,又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