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麻的性繁殖试验中,徐锦堂教授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天麻种子与萌发菌拌播技术。这项技术显著提升了天麻种子的萌发率,为天麻的种植和繁育开辟了新路径。本文将详细介绍萌发菌的种类、制作技术以及伴播方法,帮助农户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目前,已有多种萌发菌被报道用于天麻的种子萌发,其中主要包括口蘑科和小菇属的四种真菌。这些真菌分别是:
此外,1999年我们还成功分离培养出一种新的天麻种子萌发真菌,属于多孔科的大白栓菌。该菌在高温季节的生产和应用表现出色,大大优于上述四种菌类。
制作萌发菌母种的过程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分离紫萁小菇、石斛小菇及大白栓菌等子实体的组织或孢子来获得菌种。这种孢子分离法与蜜环菌的孢子分离法相似。其次,可以使用天麻种子形成的原球茎作为分离材料。不过,通过原球茎分离得到的菌种,建议在进行生产实验后才能投入使用。
由于有多种类的真菌对天麻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为确保效果,建议从科研单位或正规菌种生产厂家购买萌发菌母种或原种来进行大规模生产。
在现代生产中,萌发菌栽培种多采用阔叶树落叶进行配制,有两种主要方法:
一种是将树叶粉碎后进行配制,另一种是使用完整的树叶。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需将叶子浸泡在清水中3到4小时,之后捞出沥干,再加入20%麸皮、1%石膏和1%蔗糖进行充分拌和,最后装瓶或放入塑料袋中,进行灭菌和接种。此外,也可以使用锯木屑或棉籽壳来配制萌发菌栽培种。
在播种前,应从培养瓶或塑料袋中取出已经培养好的萌发菌栽培种,放进清洗过的盆中,每平方米用菌种两瓶。如果使用的是树叶菌种,需要将粘在一起的菌叶逐片分开;如果是锯木屑或棉籽壳菌种,则要将菌种捏成小颗粒状备用。
将提取的天麻种子撒在准备好的萌发菌叶上,并轻轻搅拌以确保均匀分布。为避免种子过于集中影响发芽效果,建议分多次撒播,并在温和无风的环境中进行,以防止种子被风吹走。适宜的撒播工具为小玻璃瓶,先将果实和种子捏碎后放入瓶中,通过预先打孔的筛子将种子缓慢播入菌叶中。充分拌匀后,即可与准备好的蜜环菌材进行穴播或箱播。
通过以上技术,天麻种子的萌发率将大幅提高,为天麻的栽培生产注入新的活力。希望此技术能够被广泛应用,以推动天麻种植的进一步发展。
上一篇:夏季高温对天麻有什么影响
下一篇:采取"三换"措施提高天麻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