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固定菌材伴栽法,也被称为固定材栽培法,是一种有效的天麻栽培技术。这种方法通过在窖或箱中预先培育2至3层的菌材,来为栽种天麻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一栽培法的步骤和优势。
在栽种天麻之前,首先需要在窖或箱中培育好2至3层的菌材。这是栽种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良好的菌材为天麻生长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和环境。
在栽种时,第一步是去除窖和箱的覆盖物。接着,要分层取出上部的菌棒,保持最下层的菌棒不动。然后,轻轻抽出中间的菌棒,换上新木棒,并将天麻种子靠栽在菌棒的两侧和两端。在种植大白麻时,建议间距为20至25厘米;中白麻的间距为7至9厘米,而小白麻则为4至6厘米。对于米麻则采用散播的方式。
在栽种过程中,确保将麻种靠放在苗的菌索密集处,这样有助于提高其生长活性。完成栽种后,应将土壤覆盖至菌棒平面,再覆盖3厘米的培养料。随后,要间隔摆放第二层菌棒和木棒,并用8至10厘米的培养料进行覆盖,最后覆盖落叶和杂草以保持湿度。
这种栽培法能够减少对菌索和麻体结合的破坏,从而加快菌麻的结合速度。这将有助于天麻更快地适应环境,促进其生长。
由于固定菌材伴栽法能够为天麻提供更为优良的生长环境,因此能够有效提高天麻的产量。这种方法的实施可以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采用这一栽培法,能够显著减少人工的投入。因为其高效的管理方式,使得农民在栽培过程中更加轻松,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天麻固定菌材伴栽法通过科学合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为天麻的成功栽培提供了保障。随着其优势的显现,这一方法应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