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天麻因其优良的形态和高折干率(3斤鲜品可干制成1斤干品),在市场上备受青睐,价格比红天麻和黄天麻高出三到四倍。乌天麻的珍稀性不仅源于其在人工栽培和野生分布中的数量稀少,也增加了它的市场价值。因此,成功种植乌天麻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要点。
乌天麻主要分布在云贵川地区,东北三省也有少量分布。在长江流域,高于1500米的高山才适合乌天麻的生长。因此,人工栽培时最好选择海拔在1500-2000米的地区。我们的实验表明,海拔在1200米以下的区域栽培效果不佳,选择高山冷凉地带能够确保高品质和高产出。
乌天麻的箭麻含水量低,因此在选择种麻时也要考虑到这一点。通常情况下,数量相同且形态大小一致的白麻,1斤红天麻可有40-50个,而乌天麻则只有30-40个。因此,引种时需要准确计算种麻的数量。在栽培时,一平方米的红天麻需用1斤种麻,而乌天麻则需1.2斤。
有效的菌材对乌天麻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适合的树种包括栓皮栎、麻栎、槲栎、樱桃树等,这些树木质地坚实耐腐,能够为乌天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推荐树木直径在5-12厘米,长度50厘米的树干为宜。小于5厘米的树枝可切成5-10厘米的段,分布均匀以增加菌材的利用率。
播种时应将种麻放置于菌材附近,每根菌材上可摆放6个种麻,表现出合理的种植布局。栽培深度一般控制在15厘米,穴内填土时要确保种麻与土壤、菌材之间没有缝隙。同时,用阔叶树落叶或稻草等覆盖物加以保护,确保覆盖厚度为2-3厘米。
进行有效的田间管理是保证乌天麻健康成长的关键。冬季和初春时需覆盖保温,保持土层温度在0-5℃。在生长季节,要合理管理水分,春季控湿防冻,夏季增水促长,同时要注意清除杂草及防治病虫害,以保证健康的生长环境。
乌天麻的收获通常在霜降后进行,应选择晴天土壤干爽时进行采挖,避免在雨天或雨后立刻挖掘。采收时需准备好两类容器,一类用于装种麻,另一类用于装商品麻。及时将种麻播种或运送储存,确保商品麻也能及时加工干制,以保证其质量。
上一篇:人工栽培天麻的关键是什么
下一篇:造成天麻歉收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