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其种植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雷电闪击区,天麻的生长条件优越,产量高,质量好。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改善地磁的新技术,帮助种植者提高天麻的产量和质量,具体如下:
天麻的最佳种植时间为春季、秋季和冬季。选择种源时,应优先选用无病虫害的授粉一代种,不論是何时种植,都不能使用已经退化的次代劣种。
采用改善地磁的新技术后,只需要适合的磁场以及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种植地可以是山区、平原、城镇的空闲地及房前屋后,甚至是窑洞和果园等地。
以100平方米的种植面积为例,所需材料包括:20立方米的砂、250公斤的菌枝、400公斤的树枝、100瓶蜜环菌、50公斤优质天麻良种、900米地磁线、10袋天麻膨大三效素以及1个小磁化机。总体投资在每平方米60至80元之间。
每个穴的面积以1平方米为宜。首先在地面挖深约10厘米的坑,然后在坑内铺1厘米的砂土,环绕地磁线9至10米,并在两端保留接头以便通电。接着放入菌材、菌枝,均匀撒上优质天麻种子,覆盖8至10厘米的细砂,最后可使用树叶或苔鲜等保湿物质。除了在穴外四周放上盛满强力电磁水的罐头瓶来调节湿度,种植环境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并强化防鼠管理。
在播种20天后,需每隔15天喷淋一次用强力磁化水溶解的天麻膨大三效素。同时,每9天接通不同电压的电源(如1.5伏、3伏、6伏、12伏),根据天麻和蜜环菌的生长情况逐渐增加电磁波磁通量。研究表明,利用微弱地磁场的800至900倍的磁波能量,能够快速激活蜜环菌和天麻的分子结构,提高成活率与生长速度,从而缩短生长周期。
从播种日起算,传统的种植方式通常需要300多天才能收获,而采用电磁新法则能够提前80天。收获时需轻挖并选择个体较大、质量好的天麻(单个重0.3公斤以上),一般每平方米可取得25公斤的新鲜天麻,随后进行干燥处理并进行销售。此外,将小麻仔分窝进行移植,以利于后续的循环发展。
通过采用这一新的种植技术,天麻的产量和质量将得到显著提升,有助于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增进农民的经济收益。
上一篇:怎样观察天麻有性繁殖生活史
下一篇:天麻有性繁殖经济效益及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