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栽培天麻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农业实践,尤其在有性繁殖过程中,需要使用两种共生菌:萌发菌和蜜环菌。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配制培养基、灭菌以及接种的详细步骤,以提高天麻的栽培效率。
首先准备马铃薯100克(去皮、切片),硬杂木屑、麦麸、玉米面各50克,加入1300毫升自来水或天然水。接着,在双重锅中煮沸30分钟,过滤得到滤液。随后将滤液补水至1000毫升,加入20克葡萄糖、2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0.5%蛋白胨和10毫升VB1,充分搅拌均匀。最后,将混合液装入500毫升的三角瓶或罐头瓶中,每瓶约150毫升,可以选择使用试管,装入量为试管的1/4。用棉花塞口,罐头瓶则用牛皮纸或报纸加塑料布封口。
固体斜面培养基的制备过程与液体培养基类似,不过在滤液中加入18克琼脂,趁热溶化并补水至1000毫升。同时加入20克葡萄糖、2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5克蛋白胨和10毫克VB1。混合后装入试管,装量为试管容量的1/4,并用棉花塞口密封。
木屑培养基的配方为硬杂木屑50%、玉米芯25%、麦麸15%、玉米面10%,另加葡萄糖和蔗糖各0.5%、石膏1%、石灰0.5%、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以及2%VB1。将干料混合均匀,再将可溶解辅料溶于水中混合,确保含水量达到70%。然后装入试管,压实至试管容积的1/2,并用棉花塞口。
将液体和斜面固体培养基放入高压灭菌锅中,蒸汽压力保持在1.4公斤每平方厘米,持续30分钟。随后待锅内温度自然降低至50至70℃时取出,液体培养基在低于25℃时接种,而斜面固体培养基应趁液体状态倾斜并自然凝固后再移至接种箱。
对于木屑培养基,蒸汽压力也应保持在1.4公斤每平方厘米,但时间延长至45至60分钟,待自然降温后,取出并放入接种箱。
接种时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只需从母种试管中挑取1至2块花生米大小的菌丝块接入三角瓶中。对于液体培养基,种块可适当缩小。
在斜面上拥有凝结水时接种蜜环菌,每支试管上接入1至3块母种;待培养基表面无凝结水时再接入萌发菌。
木屑培养基在灭菌后尽快接种,使用接菌钩将种块与培养基紧密接触,接种后需竖立放置培养。
接种后需尽快放入恒温箱,保持在22至24℃的环境中,且从接种第2天开始启动摇床振荡培养,手动操作时需每天摇动6至8次。7天后可终止培养,确保培养液清澈透明。
斜面种需要平放,约48小时后可观察到菌丝的萌动。待10至15天后菌丝贯穿斜面即可用于生产。
木屑种需竖立培养,防止种块振动,经15至20天培养后,蜜环菌或萌发菌可达到生产标准。保存于0至4℃的冰箱内可保持质量长达6个月。
总结来说,人工栽培天麻涉及多种技术环节,从培养基的配制到灭菌和接种,均需严格按照流程进行,这样才能获得优质的天麻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