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用菌的生产过程中,有多种方法可以获得健康、优质的灵芝菌种。通常使用的技术包括子实体组织分离、孢子分离等,得到的纯培养物被称为母种或一级种。通过母种的移植和扩大培养得到的菌丝体则被称为原种,即二级种。原种不仅可以用于生产栽培种,也可直接作为栽培种。对于那些想了解如何制备灵芝栽培种的朋友们,本文将为您提供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制备灵芝栽培种时,首先需考虑培养基的配制。具体的配方和过程可参考相关资料。在选择培养基时,要注意营养成分的均衡,以确保灵芝的健康生长。
在灵芝栽培的过程中,通常使用的容器有750毫升的玻璃瓶。此外,生产中也可用聚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这些塑料袋的尺寸一般为宽15至18厘米,长30至35厘米,厚度在0.05至0.06毫米之间,每个袋子可装250至350克的培养料。
在制备瓶装栽培种时,可参考原种的处理方法。对于塑料袋的装填,可以通过人工操作或者使用装袋机,确保装袋机的口径与塑料袋的直径吻合。装好后,外部要用抹布擦拭干净。聚丙烯或高密聚乙烯塑料袋耐高温,通常在高温灭菌下保持2小时即可达到灭菌效果。而普通聚乙烯塑料袋则需在常压下灭菌6至8小时。灭菌完成后,需将袋内温度降至30℃,然后在无菌条件下接入原种,每瓶原种可接入25袋栽培种。接种后,将其放置在25℃至26℃的培养室中,约经过25天,菌丝会覆盖整个袋子。最后,将成熟的栽培种转移到贮藏室,室内温度保持在15℃,以便后续生产使用。
以上就是灵芝栽培种的制备步骤和方法。如果您对此有更好的补充或想法,请在下方留言与我们分享。
上一篇:制备灵芝原种和栽培种要注意什么?
下一篇:怎样制备灵芝原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