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的覆土栽培方式能显著改善其生长环境,保持适宜的湿度和良好的通气性,进而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这种方法相比于不覆土的栽培技术,灵芝的产量可提高20%以上。最近有网友咨询灵芝覆土的方式、材料及处理方法等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简单介绍,供大家参考。
在我国北方的灵芝种植区,主要有以下四种覆土方式:
采用双排排列菌袋,中间留出30厘米宽的空隙以填土,菌袋堆至7层高。此方法有效缓解了菌袋在后期失水的问题,出菇量大,产量高,菌体形态良好。
将菌袋外部的塑料膜完全去掉,埋入土中,覆土厚度为3-5厘米。优点是菌袋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料,出菇数量和体积均较大,但缺点是土壤中可能存在较多病虫害。
保留菌袋主体塑料膜,移除两端多余膜,在大棚内直立摆放,并用碎土填充间隙,上部不覆土。优点在于失水速度慢且出菇量较多,出菇时间持续,但是菌袋直立可能影响蘑菇外形。
在菌袋上部填入经过消毒处理的土壤,厚度约为3厘米。这种方式能有效防止菌袋失水,且出菇数量和质量都较高。
覆土材料可就地取材,可以选用菜园土、稻田土、林地土、河泥或泥炭等,通常需在表层以下30公分挖取。取土后,需在阳光下暴晒并打碎,最大颗粒直径应保持在1.5公分以内,并进行杀虫、灭菌和调节PH值。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对于菜园土、稻田或林地等覆土材料,每百平方米需要约2500公斤的土,干牛粪粉和石灰粉各30公斤,混合均匀后加水调湿,并搅拌均匀后堆制,加盖薄膜一天。使用前需将堆制的覆土料散开,以便释放农药的味道。生产中可添加5%的新鲜谷壳或使用草炭土、蚯蚓粪等,可提高产量和质量。
选择与处理覆土方法对于提高灵芝的品质至关重要。对于蘑菇、鸡腿菇等,菌丝生长至培养料的2/3时为最佳覆土时间;平菇则应在菌丝生长后或出菇后再进行覆土;而灵芝、香菇等需待菌丝满袋后,再脱去菌袋,将菌柱埋入土中,保留部分培养料在土面,便于出菇。
覆土厚度适宜为3-5厘米,水分保持在20%左右,具体要求为用手可成团,松开后不粘手,PH值应为8-9。初次覆土可用粗土粒(约1-1.5厘米),待菌丝上长后再覆1-2厘米的细土粒。覆土过薄会导致菇体密集,品质低下;覆土过厚则导致出菇稀疏,影响产量。
本文就是关于灵芝覆土栽培的一些基本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有更多建议,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