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瘿蚊(Mycophila fungicolaFelt),又称嗜蘇瘿蚊或燕蚋,是双翅目瘿蚊科的重要害虫,尤其在灵芝的种植过程中较为常见。这种害虫的幼虫以灵芝的菌丝体和子实体为食,造成灵芝的严重损害。在发菌期间,它们在培养料中活动,当覆土后会转移至土层,尤其是以绒毛菌丝和子实体原基为目标,菌蕾一旦受到侵害,便会表现出发黄、萎蔫等不良症状,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真菌瘿蚊的成虫形态与小型家蝇相似,体长约在1.07至1.2毫米之间,展开羽翼可达到1.8至2.3毫米。其触角呈念珠状,细毛放射状分布;头部为黑色,大而显眼的复眼位于侧面,足及腹部呈淡黄色或橘红色,腹部有八节,末节有两个尾突。此外,真菌瘿蚊的幼虫呈纺锤形,初生的幼虫为白色,体长在0.2至0.3毫米之间,随着生长,成熟幼虫呈淡黄色或橘红色,体长可达2.3至2.5毫米,身体无足,具备的剑骨则为黑色或红褐色。
在温度为5至25度的环境中,真菌瘿蚊的繁殖速度极快,每只雌虫可产下超过20条幼虫,虫口数量会迅速增加,虫体在短时间内即可在菇体和菇床料面上形成。此外,这种虫体在干燥的条件下会聚集成球状以保护自身,一旦遇到适宜的环境便会重新活动。它们偏爱湿润的环境,在潮湿的培养基上行动自如,而在干燥环境中则容易失水致死。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成虫在交尾后很快进行产卵,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受到环境湿度和温度的强烈影响。
有效防治真菌瘿蚊的方法包括:
在栽培环境的门窗上安装纱网,以防止成虫侵入。
定期清理废弃物,保持卫生并通过撒石灰等方法维持环境干燥。
在发现真菌瘿蚊时,可以使用1%氯菊酯或稀释1000倍的50%辛硫磷喷洒杀虫。
在覆土和堆制过程中,喷洒500倍的敌敌畏药液,以消灭卵、蛹及幼虫。
可以安装“食用菌高压静电杀虫灯”利用成虫的趋光性来捕杀。
针对出菇期的暴发现象,在完成采蘑菇工作后,喷洒4.3%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和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的稀释液,以减少虫口数量。
以上便是关于灵芝及真菌瘿蚊影响的简要介绍。如果您有其他有效的补充建议,欢迎在下方留言与我们分享。
上一篇:种植灵芝如何防治闽菇迟眼蕈蚊?
下一篇:种植灵芝如何防治疣孢褐地碗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