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蝼蛄,也被称为拉拉蛄或土狗子,属于直翅目蝼蛄科。在灵芝种植过程中,这种生物可能带来显著的危害。许多灵芝种植者对东方蝼蛄的影响感到困惑,因此,了解其危害、形态特征和防治措施变得至关重要。
东方蝼蛄在灵芝菌床内打洞、挖掘地道,会破坏菌丝体的生长环境。同时,它们还会咬食菌柄和幼蕾,这使得灵芝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从而降低产量和品质。
东方蝼蛄的卵呈椭圆形,初产时长约2.8mm,宽1.5mm,颜色为光泽的灰白色。孵化前,卵会逐渐转变为黄褐色,直到黑紫色或暗褐色,大小可达4mm长和2.3mm宽。
若虫经过8到9个龄期发展,初孵化的若虫是乳白色,体长约4mm。随着发育,若虫将渐渐接近成虫的外观,末龄若虫的体长可达25mm。
成虫体长在30到35mm之间,呈灰褐色,身上密布细毛。其头部为圆锥形,触角呈丝状,前胸背板呈卵圆形,具有暗红色的凹陷斑。前翅较短,后翅则较长,超过腹部末端。
东方蝼蛄每年出现一代,成虫和若虫均可越冬。它们通常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和对有机质如马粪、土粪的趋向。白天时,东方蝼蛄常藏匿于菌床培料中。而雌虫则偏爱在潮湿的河岸、沟渠和松软的培养料中产卵,卵的孵化期为20至25天。
可以通过人工捕捉或使用灯光诱杀的方法来控制东方蝼蛄的数量。
另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利用毒饵诱杀。在傍晚时分,可以在菌床周围撒上混合57%辛硫磷和麦皮的毒饵,此比例为0.25千克辛硫磷与1.5到2.5千克麦皮,加入适量的水,使其手握后可以成团且落地时能散开。
以上信息旨在帮助灵芝种植者应对东方蝼蛄的威胁。如您有额外建议或经验,欢迎在下方留言与我们分享。
上一篇:种植灵芝如何防治鼠妇危害?
下一篇:种植灵芝膜喙扁蝽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