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黑曲霉和灰绿曲霉是灵芝种植中常见的霉菌种类。近期,有关种植灵芝的朋友们纷纷咨询黄曲霉对灵芝的危害、黄曲霉的生长特征以及防治措施。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解析,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黄曲霉会感染灵芝的培养基,最初呈现黄色,随后随着菌丝的扩散,颜色会变为黄绿色,并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这种分生孢子的形成会引发二次污染,抢占灵芝的生长环境,导致灵芝的生长缓慢或完全停止,尤其在温度达到25℃以上时,其生长速度更为迅猛。
黄曲霉广泛分布于土壤、空气以及各种有机体上,分生孢子能够通过空气轻易传播。在高温和高湿的环境中,黄曲霉极易繁殖。此外,菌袋出现破损、灭菌工作不彻底、培养场所通风不足以及接种操作时引入杂菌,都会造成黄曲霉的感染。
在培养场地及其周边,需及时清理杂菌污染源,确保环境的整洁。
对培养基进行彻底灭菌,控制好灭菌时间,确保培养料在100℃的高温下持续保温10小时,以达到杀灭杂菌的效果。
在培养菌种的过程中,谨防高温和高湿的环境出现,加强通风,降低湿度,避免菌种瓶的棉塞受潮。
在使用麦粒菌种的时候,建议选择在冬季进行接种,而不适合在夏天进行,以避免麦粒上生长出黄曲霉。
一旦发现黄曲霉感染,应及时将感染的培养料挖出,并与新鲜的培养料混合,在经过灭菌后重新利用,或者选择烧毁或深埋处理。
希望以上措施能够帮助灵芝种植者有效防治黄曲霉,提升灵芝的生长质量。如您有更进一步的建议或补充,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与我们分享您的经验。
上一篇:种植灵芝如何防治粘菌?
下一篇:种植灵芝如何防治毛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