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菌花蚤是灵芝种植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属于鞘翅目花蚤科。它们的成虫会聚集在灵芝的菇体表面,对菌丝、菇体及培养基进行咬食,导致菇盖上出现缺刻和孔洞。最近在初夏时,覆土栽培的食用菌,如灵芝、平菇、球盖菇等,常常受到食菌花蚤的侵害。此外,它们在毛木耳的菌袋上也对耳片和菌丝造成了显著危害。
食菌花蚤的成虫体长约为2.1毫米,体宽为1.8毫米,其体型小巧,呈长椭圆形。成虫的颜色以栗褐色、暗色或赤褐色为主,足部、下颚、下唇及触角均为棕黄色或淡褐色。其腹面及体背上覆盖有密生的短绒毛,显得灰白色,特别是背部的绒毛数量较为丰厚。
幼虫通常呈圆筒状,粗壮或短小,体长为5至16毫米,通常小于10毫米,呈现白色并带有足。
在温室或大棚中,当湿度超过85%且温度维持在20至30摄氏度,尤其是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成虫的数量往往会激增。一旦受到惊扰,成虫会迅速逃离,给灵芝的生长造成隐患。
可以选择上一季没有种植过灵芝的地块进行栽植,这样可有效控制食菌花蚤的发生。
在栽培场地进行使用前,提前喷洒农药以杀灭潜在的害虫。
如果发现食菌花蚤的为害情况,应及时喷洒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适当降低菇棚内的空气湿度并增加光照,可以有效减少花蚤的危害。
一旦发现虫害,应及时使用菇净1000倍液进行喷雾,既能驱除成虫,又可以杀死幼虫。
以上便是关于灵芝种植中食菌花蚤的防治措施。如果您有其他更好的建议,欢迎在下方留言告知我们。
上一篇:如何防治灵芝造桥虫?
下一篇:种植灵芝如何防治毛蕈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