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生长过程需要经过数年的精心培育和管理,才能获得可供采收的商品鳞茎。通常,百合种球的培育可以通过无性繁殖或种子繁殖等方式,首先获得种球,再将其栽入大田,通过田间管理,使其成长为商品百合。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百合种球培育方法,希望能为爱好者提供参考。
该方法特别适用于能够产生珠芽的百合品种,如卷丹等。
在夏季采收成熟的珠芽后,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按照行距12~15厘米开设4厘米深的播种沟,沟内每4~6厘米播种1枚珠芽。播种后覆土约3厘米,以便冬季冻土前覆盖土壤和草膜。次年春季出苗时,去掉覆盖物,进行中耕除草,适度追肥和浇水,促使秧苗健康成长。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挖取小鳞茎,并根据株距进行再播种,经过一年的管理,到秋季可收获标准大小的种球,而未达标的小鳞茎可继续培育。
该方法适用于能够产生小鳞茎的百合品种,如天香百合。
在秋季挖取可供食用的大鳞茎时,收集土中的小鳞茎,并按照珠芽培育法进行播种。由于小鳞茎较珠芽大,播种距离应相应增大。经过一年的培育,大部分小鳞茎可达到种球标准,较小的鳞茎可继续培育。
在秋季或春季,从成熟的鳞茎上选择优质鳞片,用刀将鳞片切下,并在500倍苯菌灵溶液中浸泡30分钟进行消毒,晾干后插播到沙壤土的苗床中。插入时需确保基部向下,深度为鳞片的1/2~2/3,片距保持在4~5厘米。插后需遮荫,并定期浇水维持土壤湿度约75%,以防鳞片腐烂。一般经过15~20天,鳞片下部的切口处将长出胚球,后续生根长叶,适时追肥和浇水,秋季即可形成小鳞茎,挖取后再按照珠芽培育法进行培育,经过一年的管理也能达到种球标准。
此法适用于独头鳞茎品种。
在秋季采收百合时,需对鳞茎进行严格挑选,淘汰病弱和颜色异常的鳞茎,选取成熟优质的进行剥离,将外层鳞片剥去并用于加工或上市,将约拇指粗的百合芯子与根盘作为种球,在苗床培育1年,即可达到种球标准。
该方法适用于能开花结实以产生种子的品种,例如卷丹和山丹。
在秋季收获成熟的种子后,立即播入苗床中。苗床土壤应由中层菜园土与腐熟堆肥及细沙混合,厚度约10厘米。播种后覆盖细土约3厘米,再用草盖膜。选择秋季播种能够使种子在冬季发根,翌春出苗迅速生长。切记不要拖到第二年春季再播种,以免出苗迟缓且发芽率低。春季出苗后,需要及时去掉草和膜,进行间苗,并通过中耕除草和追肥来促进生长。最终,需再继续培育4~5年,才能将小鳞茎作为种球进行使用。
以上就是关于百合种球培育方法的介绍。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议或补充,欢迎在下方留言和我们分享。
上一篇:兰州百合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