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菌核病主要出现在南方地区,尤其在春季和夏季多雨的时候更为常见。受害植物的根部及茎髓会变成灰黑色或呈现中空状态,内部充满了黑色颗粒状物,这就是导致病害的菌核。受影响的叶片通常呈现淡绿色或黄绿色的花叶,而且会逐渐从下往上枯萎。当湿度较高时,茎基部可能会出现水渍状腐烂现象,叶片和嫩枝则可能发现白色的菌丝体。如果病情严重,花蕾及根部周围的土壤可能会出现菌核,这将导致植株的分枝枯死,甚至导致整株植物死亡。
与禾本科植物进行轮作,尤其是水旱交替的方式,能够有效防止红花菌核病的发生。
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增强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有助于降低土壤和空气中的湿度,从而减少病害发生的风险。
在3至5月的菌核萌动期,进行中耕松土,切断子囊盘柄,可以有效减少初始的染源。
对于病株,可以及时拔除,并使用生石灰对病穴进行消毒处理,这样能防止病害扩散。
在发病初期,建议对植株及周围地面喷洒50%多菌灵1000倍液,或使用50%托布津1000倍稀释液和50%退菌特500倍稀释液,加入5%石灰和0.2%尿素进行淋灌,可以有效防治病害。
以上就是关于红花菌核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的详细介绍。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议或补充内容,欢迎在下方留言与我们分享。
上一篇:红花锈病如何防治?
下一篇:红花黑斑病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