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红花时,追肥的时间以及管理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红花栽培的管理策略,帮助您实现高产。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管理要点,供您参考。
红花的间苗与定苗通常需分为两次进行。第一次在幼苗长出2到3片真叶时进行,去除病弱苗,每穴保留3到4株;条播时每10厘米留一株。第二次定苗则在幼苗长出4到5片真叶时进行,每窝保留2株,条播时每20厘米留一株。如果发现缺苗,可以在阴天时带土补种。合理的密植是保证红花产量的关键,每亩应留存约3万株。
红花生长期间需进行三次中耕与除草,前两次应与间苗及定苗同时进行。第三次则在植株茂盛封垅前进行。特别是对于秋播的红花,苗期较长,需要增加除草的次数,并进行适当的培土,以防止倒伏。
红花对肥料的需求较高,除施足基肥外,各个生育阶段合理追肥极为重要。幼苗期需大量氮肥,促进茎叶生长,培育壮苗。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植株吸收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显著增加。在生产中,结合间苗和定苗时,每亩施用1000至1500千克人畜粪水,抽茎分枝期前期施用2500至3000千克人畜粪水及20千克过磷酸钙。在出现花蕾前,可以使用0.2%磷酸二氢钾或0.5%尿素的供水溶液进行根外追肥,促进开花。同时,试验表明用米醋和水200至500倍稀释后喷施有显著增产效果。
通过摘心可以促使红花植株多分枝,从而增加蕾数和花的大小,提高产量。一般建议在进行第三次中耕施肥后进行摘心。如果种植密度合适,可以考虑不摘心。
红花对水分的要求较为严格,耐旱而怕涝。通常情况下不需要额外浇水,但在幼苗期、现蕾期和开花期遇到干旱时,应适当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开花并提高产量。雨季时则需注意土壤排水,以减少病虫害的风险。
在红花现蕾期之前,使用塑料薄膜覆盖植株可以显著提高产量。
以上就是关于红花种植的主要管理技术,如您还有其他建议或经验,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上一篇:红花如何播种?
下一篇:种植药用红花什么时候可以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