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广藿香是一个富有挑战但又非常有经济效益的农业项目。为了确保广藿香的健康生长与丰收,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以下内容将为您提供广藿香种植的主要管理工作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广藿香种植后,应及时进行补苗,特别是在直接扦插的情况下。确保每个种植区域都能达到最佳的种植密度,以促进其整体生长。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在广藿香行间进行间种,例如种植白菜、姜、豆角和瓜类等。通过施用肥料和间种作物,可以有效抑制杂草生长。此外,选择藤本植物如丝瓜、苦瓜和冬瓜等,也可以利用瓜棚遮阴,促进广藿香的生长,从而实现双丰收,增加经济收益。
种植初期,为了避免广藿香的扦插苗受到强烈阳光的伤害,应该立即覆盖遮阴物。遮阴材料可就地取材,如葵叶、铁芒萁或稻草等,但应确保遮阴不宜过低或过密,以保持适当的通风。经过20到30天后,当插苗成活后,可逐步减少遮阴,直至完全撤除。
广藿香对水分要求非常严格,既害怕干旱也怕积水。发现缺苗后要及时补苗,并保持浇水以保温。在高温条件下,还应定期对补苗进行喷水。在定植或插条生根前,应该保持每天浇水,以确保土壤湿润且均匀。这是插条成功成活的重要保证!在土壤干燥时,应及时灌溉至畦面。通常,每5至8天浇水一次。雨季来临时,要及时排水,防止根部腐烂。
在春季育苗及定植前期,杂草生长较快,因此要勤于除草。定期中耕可以松土,促进根系生长。但要注意,中耕时不要过深,以免伤到根部。在每月进行一次除草时,尤其要注意去除茎基部的杂草。这样可以协同间种作物的管理效果。
进行中耕除草时,可以顺便进行培土,将畦沟内的烂泥提至广藿香植株的基部,有助于加速有机肥的腐烂、促进植株生长,以及防止植株被风吹倒。
广藿香的落叶量占其总产量的大约一半,每亩落叶可达60至80千克,作为萃取挥发油的原料。定植或直插5至6个月后,植株便会有落叶,应定期每天收集,以提高经济效益。
在霜冻风险较大的地区,为了保障夏秋季节定植的广藿香安全越冬,应及时采取防寒措施。如用草覆盖、搭建棚屋以挡风、使用塑料薄膜保暖等。此外,在秋末施用猪牛粪肥,并加入火土灰,借此保暖植株基部。同样,可以在10月上旬间种冬季高杆作物,以提供额外的遮阴保护。
以上是广藿香种植的主要管理工作,若您有更多的建议或经验,欢迎在下方留言,共同探讨与分享!
上一篇:广藿香苗如何移栽?
下一篇:种植广藿香如何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