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动物在传统中医中占有重要地位,合理的采集与加工方法能够保证其药效。以下是几种常见药用动物的采集和处理方式。
蛇蜕,又称蛇皮或蛇衣,通常使用黑眉锦蛇、锦蛇、乌凤蛇等蜕下的干燥膜。收集蛇蜕一般在3-4月间最佳,全年均可进行。处理过程包括去泥沙、晒干、刷净、剪段、浸酒等步骤。每50千克蛇蜕通常使用5千克黄酒进行处理,最终炒至微干或稍呈黄色,即可得到成品。
蜣螂,亦称推粪虫或屎克螂,其干燥体可入药。最佳的采集时间为每年的6至8月。捕获后,将蜣螂浸泡在沸水中以烫死,接着经过烘干便可用于药用。
僵蚕是指自然病死的蚕虫。收集后,将僵蚕与石灰混合以吸水,晒干期间需去掉石灰。炮制时,用热锅撒入麦麸,待麦麸冒烟时加入处理好的僵蚕,炒至呈黄色并过筛后,即可入药。每10千克僵蚕配合1千克麦麸炒制。
蜈蚣的入药材料是干燥的全虫。最佳捕捉时间为“惊蛰”至“清明”,捕捉后需要用开水烫死,加工时需剪去尾部以挤出肠道和卵,最后用薄竹片固定虫体形状,晒干即可。
蟾蜍,又名癞哈蟆,主要用于提取耳后腺和脊背上的分泌物。通常在6至10月期间采集为佳。处理时,首先清洗蟾蜍,然后小心挤压耳后腺以提取白色浆液,经过过滤后,涂抹在玻璃上晾干储存。
选择全蝎作为药用材料时,需将其放入清水中,以便吐出腹中的杂质,然后在盐水中煮沸。待蝎子的脊背下塌成瓦垄形时捞出,洗净后阴干保存,避免阳光直射。
土鳖虫以干燥的雌虫全体入药,最佳采集时间为每年8月下旬至越冬前。处理过程包括将土鳖虫放入沸水中烫死,随后洗净泥污并可选择盐水煮制。
地龙,亦称蚯蚓,其干燥体可作为中草药。春夏秋季均可采集,挖掘后使用温水清洗以去除多余的黏液,接着浸入草木灰中呛死,清洗内脏和泥土后进行晒干或烘干处理。
牛黄因所在部位不同而分为多种形式,如蛋黄和管黄等。取出牛黄后,需立即过滤胆汁并清理杂质,最后用白毛边纸包好阴干,适宜于百日后入药。
狗宝即狗体内的结石,包括胃结石和胆结石。可在狗自然死亡后或屠宰时获取。处理狗宝时需小心去掉附着的内膜和杂物,之后使用丝绒线封口,置于阴凉处自然干燥。
通过以上方法,药用动物的采集与加工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为中医药材的使用奠定基础。
上一篇:冬季药材须防冻
下一篇:种药材有特色才能有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