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是一种隶属于芸香科柑桔属的灌木或小乔木,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良好,特别喜欢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在中国,佛手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南方省份常用于庭院或果园的栽培。由于佛手奇特的果形和广泛的用途,它在中药和观赏植物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本文将介绍佛手种苗的培育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
空中压条是佛手繁殖的一种有效方法,适宜在每年的5至7月进行。首先,选择生长旺盛的高枝条或已经坐稳果实的枝条,沿着枝条从下向上斜向刻伤,直到伤及髓部。然后,将刻伤的枝条放入毛毡筒中,底部扎紧并用土填实,接着在上部扎紧并设立支柱。每天浇水,保持充足的水分与高温环境,通常在20至30天内即可生根。如果选择的枝条上有佛手果实,需等待果实成熟至黄色状态,通常需约90天后才能与母株切离。
靠接法适合在8至9月的上旬进行。选取直径在2至3厘米、健康生长的4至5年生砧木,并在茎基部分记录下的分枝处切去分枝,仅保留一个分枝。接着,在切去分枝的侧面向下削去一些皮层,然后选择一年前的春季或秋季枝条作为接穗,接穗需与砧木相似,长度在5至7厘米。接穗下部也需削去一些皮层,然后将砧木的切面与接穗对齐,紧密结合并用塑料薄膜绑紧,约一周后即可愈合。
切腹接法建议在3月的上中旬进行。首先,在砧木地面以上5至7厘米处剪平,并用刀削光,选择光滑部分稍带木质的地区做斜切,切深1至1.5厘米。接穗需要留有2至3个芽,底端削成1至1.5厘米的楔形。然后将接穗垂直插入砧木的切口,用塑料薄膜绑扎,通常在半个月后可愈合并抽芽。此时,要进行松土除草,45至60天后开始抽梢,此时应及时去掉绑扎物,避免新梢弯曲。
在进行扦插前,需选择7至8年生健壮的母树,剪去无病虫害的老健枝条,去掉叶片及顶端嫩梢,截成长17至20厘米的插条。此法的成活率可达90%以上,苗子生长较为健壮,注意避免使用幼树枝条或徒长枝,因这些枝条栽后不易结果。
扦插苗床最好选择土壤较厚的沙土,以便日后取苗。选择好扦插地后要深耕耙细,同时施入人畜粪水,制作宽1.3米的高畦,畦沟宽约30厘米、深约20厘米。扦插时间可选择在春季的2至3月和秋季的8至9月,秋季为最佳。插条在畦上开横沟,沟距23至27厘米,按株距15至17厘米插入,注意不要插倒。每亩需准备12000至15000根插条,插后应覆盖土壤并压实,使顶端芽苞露出土面,并及时浇水。
佛手插后需随时浇水和灌溉,并应搭棚遮荫,雨水多时做好排水工作。当苗高达7至10厘米时,将丛生的弱苗去除,仅保留壮苗。及时除草,并追施稀薄的人畜粪水或硫酸铵3至4次,培育一年即可进行移栽。
上一篇:杜仲的产地在哪里?
下一篇:芡实的最佳产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