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又被称为大麻子、草麻等,是大戟科蓖麻属的一种草本植物。它在热带地区可以生长为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埃及和印度等地,后被引入到巴西、泰国、阿根廷和美国等地。中国的蓖麻主要是从印度引进的。本文将详细介绍蓖麻的高产种植技术,以帮助种植者获得更好的产量。
蓖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适合在各种土质上种植。可以在道路旁、房前屋后的空闲土地上零星种植,也可以在荒山荒坡上成片种植。在大面积种植前,需提前4到6周翻地,以熟化土壤。对低洼地块需进行土壤改造成台地,并开挖排水沟以防水渍。在荒山上种植时,建议将斜坡改造成环山带状梯台形式,以保持水土不流失并方便管理与采收。坡度超过25度的陡坡适合开穴种植。
在收获的前期,选择生长旺盛、分枝多且果实成熟早的蓖麻植株,将结实最多的蒴果采摘并在阳光下晒干存放,最好选择优良的杂交种作为种子。
播种前将种子用40到50℃的温水浸泡24小时,然后放入湿润的沙中催芽,通常需要5到7天发芽。若需要延迟播种,可以浸泡种子48小时,使硬壳软化并吸足水分,以加速种子发芽。
蓖麻的播种时间一般为“惊蛰”至“立夏”。华南及西南地区可以早些播种,而华东、华北地区一般在4到5月播种。西南地区在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种,华南的热带地区冬季也可进行播种。
蓖麻的播种方式有直播和移栽两种。直播时每窝播种2到3粒,子粒间距3到5厘米,覆盖土层2到3厘米。移栽需选择阳光充足、水源便利的土壤进行深翻施肥,制作宽1米的苗床,然后进行播种和浇水。
当蓖麻苗子长出3到4片真叶时可进行移栽,栽后需浇定根水,并保持适当的浇水频率,密度以亩栽160株为宜。宿根性蓖麻可适当加密,每亩可栽200到250株。
蓖麻对肥料的吸收能力强,前期以氮肥为主,开花后以磷钾肥为主。在施肥时,可以使用堆厩肥或混合草木灰作为基肥,大片种植时可以开沟施肥。
当蓖麻苗高出10厘米时,应进行间苗,以消除过密的幼苗。在苗高达到17到20厘米时,应定苗并记录生长,适时进行中耕除草。
当植株长出7到8片真叶时应进行打顶,以促进分枝,增加产量。植株长到55到60厘米时,要进行整枝,去除病虫枝,促进新枝生长。
对于多年生的蓖麻,在采收后要做好越冬保护工作。冬季霜雪较重的地区,需在霜降前用稻草包扎蓖麻杆,以防冻害。
蓖麻的主要害虫有小地老虎,可以通过清晨人工捕杀或用毒饵诱杀。病害主要有菌核病和白粉病,发现后应及时清除病株,并进行喷药防治。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可以提高蓖麻的产量,确保健康生长。希望对广大的蓖麻种植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