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沙参简介北沙参是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根部,经过加工干燥后可用作药材。它具有润肺止咳、养胃生津等多种功效,适用于治疗肺燥干咳、热病伤津以及口渴等症状。北沙参对气候的适应性强,喜爱阳光和温暖湿润的环境,主要在山东莱阳和潍坊地区种植,其他如河北和辽宁等地也有生产。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北沙参的繁殖方法。 北沙参的种子处理北沙参是一种深根系植物,播种前需要深翻土地并耙平。在播种之前,将种子放入25度的温水中浸泡约4小时,然后稍微晾干,接着与三分之二的湿沙混合,放入箱内冷冻。到了春天再进行下种,而秋播则应在上冻前进行。春播时不宜采用沙藏处理,否则在当年将无法出苗。 北沙参的播种方法秋播时,应按照行距5-6厘米划出半厘米深的浅沟,种子之间保持4-5厘米的距离,覆土后浇水,并用稻草覆盖。上冻前需再浇一次大水,并覆盖一层圈肥。在春播时,应在清明至谷雨前后进行,播种方法相同,种子无需低温冷冻处理。如果不做处理,建议及时采下种子并立即播种。在沙质壤土上每公顷播种量为75千克,在纯沙地上为90-112.5千克,而有灌溉条件的肥沃土壤则为52.5-60千克。播种后,应在纯沙地上用黄泥或小酥石镇压,以防风吹沙土造成损失,涝洼地在封冻时需进行压沙。秋播的种子在第二年3月会出苗。 北沙参的苗期管理冬春管理对于冬播的北沙参,在冬季积雪后应将雪搬到田里,以保墒。经过冬季的雨雪和冰冻,第二年春解冻时,表土常常会板结。因此,在“惊蛰”前后,幼苗出土前要用铁耙轻轻松动土壤,使土壤更加疏松,以利幼苗出土,若土壤过湿则不宜镇压。 间苗定苗参苗出土后,应使用小抓钩轻轻划破表土,并同时清除杂草,以增强表土的疏松程度,促进幼苗生长。当参苗长出2-3个真叶时,按照三角形留苗法间苗,株距保持在3厘米左右。过于稀疏的参苗根部粗而质松,反而影响质量,而过于密集则生长不良。 排水与灌水北沙参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但最害怕涝灾。一般来说,轻度的春旱有利于根部向下生长,一旦出现春涝则根部生长缓慢。因此,关于“春季涝,不出条”的说法不无道理。若在春季遭遇严重干旱,可适当浇水,以保证土壤充分湿润。在北沙参的生长后期及雨季,需特别注意及时排出积水,以防止根部腐烂。 合理追肥在定苗后,每亩可施用50千克的发酵豆饼肥,将敌百虫粉1千克混合后撒在行间,再进行松土和浇水。在“小暑”前后,最好在下雨前每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当北沙参开花时,需及时将花蕾摘去,以促进根部的进一步生长。 |
上一篇:人参的生长区域与分布情况
下一篇:党参的产地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