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是一种喜阴植物,适应冬暖夏凉的气候,避免严寒与酷热的环境。其生长需要潮湿的环境,但特别怕积水,土壤的含水量应控制在22%至40%之间。在夏季,气温通常不应超过35℃,而冬季气温应维持在零下5℃以上。在温度保持在18至25℃的条件下,三七能够良好地生长。
三七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适应范围广泛,但最适宜的土壤类型是疏松且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应避免在过于黏重、过于砂质或低洼易积水的土地上进行种植。此外,三七忌连作,适合生长的土壤酸碱度应保持在4.5至8之间。
一年生的三七只长出一枚掌状复叶,而二年生的三七则会有2至3枚掌状复叶,每枚叶子通常由5至7片小叶组成,并开始抽薹开花。三、四年的牛三七普遍具有3至5枚掌状复叶,通常由7片小叶构成,个别情况下可多达9片。五年以上的三七,其复叶数量更可达到6枚。这些掌状复叶的数量受到生长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的环境会促进三七的生长。
在产区,三七一般在2至3月出苗,出苗期为10至15天。出苗后进入展叶期,初期茎叶生长较快,通常在15至20天内达到正常株高的2/3。这之后茎叶的生长速度会减缓,一旦芽胞受到损伤,地面上将不会再有新苗生长。
三七对光照特别敏感,喜斜射、散射和漫射光,但需要避免强光照射。适宜的光照透过率应保持在30%左右。如果光照过弱,植株会徒长,叶片变得柔软,同时主根生长缓慢,易受病虫害侵袭。而光照过强则会导致植株矮小,叶片容易被灼伤。
三七种子具备后熟性,仅在湿润的条件下才能完成生理后熟,从而发芽。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0℃。在自然环境下,种子的寿命大约为15天,一旦干燥,种子的生命力会迅速下降。因此,建议将种子随采随播,或采取层积处理的方式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