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中药材生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其种植的最佳时机。为了根据不同中药材的品种和药用部位加强春季管理,记者采访了河南农业大学的高致明教授,他分享了一些管理技巧与注意事项。
春季播种时,确保全苗是非常重要的。许多中药材,如地黄、桔梗、柴胡、板蓝根、黄芪、黄芩和党参等,都需要在播种后保持土壤的湿润,以便顺利出苗。对于一些特殊的中药材,例如柴胡和党参,播种后可采用覆盖稻草的方法来保湿。此外,在播种之前,许多中药材的种子需要在35℃至40℃的水中浸泡12至24小时,之后晾干播种,这样的处理能够提高出苗率。
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营养繁殖,是促进中药材生长的另一重要环节。许多中药材既可以通过种子繁殖,也可以利用营养繁殖的方式。例如,天麻应在2月下旬至3月春栽,而半枝莲则在春季萌发前进行分株。鱼腥草的繁殖可以在3月初通过根状茎分段进行,金银花、杜仲和连翘在2至3月之间进行分株繁殖是最佳时机。菊花则可选择4月下旬到6月上旬进行扦插育苗。同时,款冬花适合于3月中下旬进行根茎移栽,杜仲亦应在早春芽萌发前进行扦插。
春季大田管理不可忽视,主要包含中耕除草与追肥浇水两部分。首先,要进行中耕除草,因为春季是中药材生长和杂草滋生的关键时期。如果管理不善,杂草会迅速生长,影响中药材的生长。因此,建议在春季进行三次中耕除草,尤其是在苗期要注意浅锄。同时,要及时进行间苗和补种,以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
其次,由于春季中药材迅速生长,对肥料和水分的需求量增加,追肥与浇水显得尤为重要。追肥需要结合中耕除草来进行,具体应根据每种中药材的生长习性和收获部位来确定追肥的种类和量。一般而言,春季中药材以茎叶生长为主,应适量增加氮肥的施用量。通常情况下,每亩可以追施农家肥1000至1500公斤、饼肥30公斤、尿素5至10公斤及过磷酸钙15至20公斤。对于茎叶类和全草类的中药材,以有机肥和氮肥为主,而根茎类和花果类的中药材则要适量增加磷、钾肥的施用。
由于春季容易出现干旱,追肥时应结合浇水,以确保肥料能迅速被植物吸收。对于喜湿润环境的中药材,如半夏、天南星、鱼腥草、半枝莲、天麻等,要特别注意勤浇水。此外,中药材在苗期根系不发达,应加强水分管理,确保植株的正常生长。天麻和蜜环菌等植物对湿度要求较高,需要定期浇水,以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同时,为了预防倒春寒,应采取浇水、覆盖及培土等措施来增强保护。
上一篇:中药材种子播前的处理
下一篇:中药材种子贮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