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又被称为赤芝或红芝,是一种珍贵的药用菌类。通过采用灵芝的速生丰产栽培技术,我们可以实现菌棒不脱、定点出芝、定向供水的优点,同时保证高生物效率及产品质量。在适当的管理下,每亩地可以种植8000至10000棒,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灵芝的培养料配方是成功的关键。可以选择以下两种配方:
1. 硬杂木屑78%,麸皮或米糠20%,糖1%,石膏1%。
2. 棉籽壳或甘藤渣78%,麸皮15-20%,石膏1-2%,糖1%,尿素0.4%,过磷酸钙0.6%。
确保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0%以内,pH值保持在5.5至6之间。
选用低压聚乙烯塑料袋,规格为60厘米×15厘米,厚度为4-5丝。每袋应装入1千克的干料,并保证装实。小规模栽培可手工装袋,大规模可使用装袋机。袋口扎紧后,需在当天进行灭菌,方法是将温度提升至100℃,保持10-12小时。
待袋内温度降至30℃后进行接种。采用无菌操作,在袋面打5个孔将菌种放入,每瓶菌种可接80-100穴。接种后,将菌棒放入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2-25℃,并定期调整位置以促进菌丝生长。五天后,如果菌丝直径达到2厘米,可以增加氧气供应。
灵芝可在室内或室外栽培。对于代料栽培,更适合在室内,而短木栽培则可在室外。选择场地时,应考虑春秋季节的光照与气温,理想温度为25℃至28℃。半地下室适合灵芝对温湿度的要求,而室外则建议选择林荫地点,或搭建人工荫棚。
在埋袋后的3-5天内不需频繁通风,待表土温度超过28℃时可开始通风。随着生长阶段的不同,逐渐进行增加通风的频率及喷水。控制空气湿度在85%至95%之间,以确保小菌蕾的形成及菌盖的正常成熟。
灵芝在采收时要特别注意,因其韧性强且基部与培养料结合紧密。建议使用尖嘴钳夹住基部小心拨下,随后用剪刀去除杂质并迅速晒干。在阴雨天气,应及时用烘烤的方法处理。灵芝主要用于药用,加工时需进行干制,干透后应立即装入无毒塑料袋中以防回潮变质。
在首次采收后,及时增加通风,促进菌丝恢复生长,并喷水以刺激菌蕾形成。如此循环管理,可以全程实现三批灵芝的持续采收。
上一篇:冬虫夏草种植的地方分布
下一篇:灵芝产地的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