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的繁殖主要通过种子进行,但也可以借助地下横走茎进行分株繁殖,或使用扦插和压条等无性繁殖方式。然而,无性繁殖方式的成活率相对较低,条件要求较为复杂,因此不如种子繁殖来得简单有效。种子繁殖不仅易于掌握,还能迅速获得大量幼苗。
在秋季收获五味子时,需要仔细选择果穗。选择果粒大、均匀一致的果穗用作种子,并进行单独干燥和管理。干燥过程中,尽量避免火烤、炕烘和炒制等方式,推荐采用晒干或阴干的方法,同时将种子放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储藏。
在冬季结冻后,可以开始处理选好的五味子果实。将果实放入15℃的温水中浸泡1-2天,直到果肉完全膨胀。随后,捞出果实并进行搓揉,以去除果肉,洗净种子并淘汰掉秕粒。接下来,将处理过的种子再用清水浸泡5-7天,每隔两天更换一次水,以确保种子充分吸水。
浸泡完成后,将种子捞出并控干水分,然后与2-3倍的湿砂混合,调整含水量至10%。最后,将混合后的种子装入箱子或袋子里,置于室内(5-15℃)或埋在室外的坑中,坑深约0.5米。用10-15厘米的湿砂或细土覆盖,并加上柴草或草帘,以避免烂种造成损失。
经过以上处理后,能够在第二年的5-6月份观察到70%的种子出现裂口,届时即可进行播种。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五味子的播种成功率,为后续的栽培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