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多种害虫的侵扰,其中以蚜虫和介壳虫为主。这些虫害通过刺吸式口器吸食中草药的汁液,不仅导致叶片发黄、皱缩,还可能引起叶、花、果实的脱落,从而严重影响中草药的生长、产量和质量。此外,某些蚜虫种类还可能传播病毒,进一步加剧中草药的病害。
蚜虫是中草药的主要害虫之一,普遍存在于田间地头。介壳虫则主要集中在南方的一些中草药品种上。这类害虫不仅对生长造成威胁,还可能引发其他病毒性病害的蔓延。
防治蚜虫和介壳虫的有效方法包括:彻底清除田间的杂草,以减少害虫的迁入机会;同时,保护和利用天敌,如七星瓢虫和食蚜蝇,借助自然生态进行虫害的控制。
地下害虫如地老虎和蛴螬,尤其对药用部分根部的中草药造成直接的危害。这些害虫的存在会降低商品的规格,影响生产的总产量及质量,因此,加强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防治地下害虫的关键在于控制田间的杂草。杂草不仅是地下害虫产卵和隐蔽的主要场所,也是幼虫侵扰药材田的传播渠道。随着作物的收获,应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以减少越冬幼虫的数量。同时,在作物出苗前或者幼虫高峰期,需及时铲除田间杂草,以减少幼虫的滋生和早期的食物来源。
针对地下害虫的防治,可以通过药剂处理种子来有效防制。每亩地使用3%呋喃丹颗粒剂1公斤拌种,可以有效抵御地老虎和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在苗期,如果发现断苗且幼虫已经进入土中,可以使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进行根部灌药,隔8到10天进行一次,连续治疗两到三次,以达到杀灭地老虎、蛴螬和金针虫的效果。注意用药时应避开天敌或选择对其相对安全的农药类型。
上一篇:中药材拌种三种肥料不宜用
下一篇:九种药材市场好今年秋冬可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