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是一种珍贵的多年生植物,又称二花或双花,广泛应用于中草药领域。其根、茎、叶和花均具有药用价值,而干燥后的花蕾尤为重要,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近期,金银花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促进了其栽培技术的发展。在栽培过程中,如何提高金银花的产量并延长其盛产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是金银花栽培的技术要点。
金银花适宜四季栽植,尤其在9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成活率较高。华北地区以秋季栽植为最佳选择,尽管气温有所下降,但地温仍然适宜根系生长。这样的栽植方式可以在冬季前使新植株愈合伤根并生长出新根,成活率很高,有助于春季的快速生长。然而,在严寒、干旱地区,为了防止根系抽干,建议在春季进行定植。
该模式在盛产期后的株行距为1.5至2米,667平方米的初栽植密度可达167至296株。初期栽植时密度为盛花期的四倍,经过一年的间伐,能够保持更高的产量,第一年的亩产可达10至20公斤,第二年可达30至40公斤。此模式适合与其他蔬菜作物间作。
该模式的行距为1.8至2米,株距为1.6至2米,667平方米的初栽植密度为740至924株。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田间管理方便,然而金银花的生长期可能会受到作物的影响,但在间作小麦和大麦等低秆作物时注意播种幅宽即可。前期维护好金银花的生长仍然是关键。
使用直径达到0.8厘米且长度为35至40厘米的健壮枝条作插穗,营造园区。该模式便于解决苗源不足的问题,但浇水次数要求较多,与间作物的管理协调性稍差,成活率相对较低。
金银花的优秀品种包括封丘大毛花和山东鸡爪花。封丘大毛花为国家原产地保护品种,树势直立、花蕾长度适中,适应性强,能够在当年结花,进入盛产期后每667平方米可产100至150公斤,是生产中的首选。
金银花对土壤的要求不严,适应性强,但为确保品质和产量,应选择土壤疏松、排灌便利的地块,并远离城市和污染源,以保证土壤和水源的良好质量。
栽种金银花前,需要对土地进行平整并施足底肥,每667平方米应施用优质腐熟有机肥。耕地时需彻底翻耕,清理地下害虫,并打造成适合金银花生长的畦埂。
选择壮苗有助于提高成活率和早期丰产。标准壮苗需要具备良好的根系和枝条条件,使用这些壮苗能够帮助金银花在当年就能大量结蕾,提早进入盛产期。
根据确定好的行距和株距进行科学的定植,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确保华北地区金银花能够快速生根并适应环境,定植后做好再浇水以提高成活率。
综上所述,金银花的高产栽培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产量,还有助于延长盛产期,打破传统种植模式的限制,极大地促进了这一珍贵植物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上一篇:金银花新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
下一篇:金银花摘心开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