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真菌是一种常见的半知菌,能够引发两种不同类型的病害:慢性发病和急性发病。了解这两种发病类型及其防治措施,对于保证作物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慢性病害通常在每年的5月中旬开始显现。在发病初期,参根的下部须根或侧根会出现暗紫色的病斑,随后逐渐变黑并腐烂。随着病害的扩展,主根也会自下而上逐步腐烂,留存的根部往往呈现“半截参”的状态,接近腐烂的部位变为黑褐色。同时,地上部分的茎叶逐渐变黄,最终导致植物枯死。
急性型病害一般在6月中旬到下旬发病。此时,参根一旦感染,整个根系几乎同时表现出病症,呈现水渍状且质地变软,维管束则会变为浅褐色。几天内,整个参根可能会出现软腐现象。而腐烂部位有时会出现少量灰白色的霉状物,这也是病害的一种标志。
为了有效防治这个病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实行轮作,避免重茬种植;播种前必须认真挑选种子,剔除病种,并进行种子消毒;使用健壮且无病虫害的党参植株进行移栽。此外,在多雨季节,要做好排水和防涝工作,以减少病害发生的几率。在病害发病期间,可以使用50%二硝散200倍液进行喷洒,或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浇灌,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展。
通过上述措施,广大农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真菌性病害的风险,保护作物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
上一篇:旱地党参的田间的管理
下一篇:根类中药材栽培技术之党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