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适合党参栽培的土地是成功的第一步。理想的地点应该靠近水源,并拥有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最佳的栽植地选择高燥、排水良好的缓坡、梯田等地,确保土层深厚且易于耕作。首先,在前一个冬季清理生荒地上的灌木和杂草,并烧成灰肥料。随后,进行深耕30厘米,整平并耙细,将土壤制作成宽1.3米的高畦,畦沟深15厘米,以优化排水和通气环境。
在育苗后的当年秋季,待茎叶枯黄后,或第二年早春土壤解冻10厘米后,及时进行移栽。移栽前,需挖起参苗,剔除无芽头或受损的劣质苗。若当天无法完成移栽,应将参苗埋于湿土中保存,避免洒水。移栽时需按行距20厘米挖沟,深15-18厘米,并将苗按4-5厘米株距斜放,之后覆土并浇透定根水。每亩需要25-30公斤的参苗,以保证栽植密度合适。
在春季幼苗出土后,应立即拔除杂草。接下来,在补苗和间苗时各进行一次除草,尽量采用手拔的方式,既能保护根系,又可保持土壤的松散。苗高达到9厘米时,可进行松土锄草,之后停止封行,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
在苗期阶段,育苗地不进行追肥,以避免徒长。每年春季结合中耕除草后,可在栽植地追施人畜粪水1000-1500公斤。第二次施肥应在封行或搭架前进行,追施稀薄人畜粪水1500公斤。秋季中耕前还需施用堆肥1000-1500公斤,并添加过磷酸钙或骨粉,以增强土壤肥力并帮助越冬。
在苗期及移栽后,应采取少灌勤浇的方式进行水管理。定植成功后,应减少浇水或停止浇水,特别是在雨季要做好排水工作,以防根部腐烂。
当苗高达到30厘米时,应使用竹杆或树枝搭设支架,促进蔓茎向上生长。这不仅能增强通风透光,还能提升光合作用,降低病虫害的风险,是提高党参产量的重要措施。
上一篇:党参虫害: 红蜘蛛
下一篇:有关枸杞子的加工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