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炭疽病,又称为黑果病,主要影响枸杞的青果、嫩枝、叶片、花蕾等部位。该病的初期症状表现为青果表面出现小黑点或不规则的褐色斑块。在潮湿环境下,病斑会迅速扩大,导致果实变黑、干燥缩小,而在湿气较大的情况下,病果上还会出现橘红色的胶状小点。
该病由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a)引起。其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其有性态为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通常生长在病果表皮下,菌丝聚集在果实的细胞间隙中,形成黑褐色的分生孢子盘。
分生孢子盘的直径通常在100至300微米之间,顶部常常凸起。其分生孢子以圆筒状呈现,大小为11至18微米长,4至6微米宽。
枸杞炭疽病主要通过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果上越冬。随着春季的到来,雨水将分生孢子溅洒到幼果、花及蕾上,通过伤口侵入,潜育期约为4至6天。该病在多雨的年份或时期扩散较快,特别是在降水较大的情况下。
有效的防治方法包括:
总之,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对于控制枸杞炭疽病的扩散和减轻其对产量的影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