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以其丰富的营养成分而受到广泛关注,每100克嫩茎叶中含有5.8克蛋白质、1.0克脂肪、6.0克糖、3.96毫克胡萝卜素、0.23克硫胺素、1.1毫克尼克酸和3.0毫克维生素C。常食用枸杞嫩茎叶能够明目、滋阴润肺、提高免疫力以及抗衰老,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在我国南方,消费者习惯于将枸杞嫩茎叶用于煲汤或炒菜,其市场需求量较大。例如,仅广州市的年产量就达到约7万吨。
北方地区则引种菜用枸杞,采用保护地栽培方式,此举不仅丰富了蔬菜的品种,还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可以说是一种颇具发展前景的蔬菜项目。
菜用枸杞主要包括细叶枸杞和大叶枸杞两种品种。细叶枸杞的叶子形状卵状披针,叶肉较厚,味道浓郁;而大叶枸杞则叶子较薄,味道较淡,但产量较高。生产时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
枸杞的繁殖主要采用扦插法。选择一年生的枝条进行扦插,每段插条长约8-10厘米,需有3-5个腋芽,并浸泡在根粉液中,以促进生根。扦插后,要保证土壤的湿度及适宜的温度,通常10-15天后插条会生根。
枸杞适合在各种土壤中生长,但以肥沃的沙壤土最为理想。在定植之前,要彻底深翻土壤,并施加适量的有机肥和复合肥,确保植物的健康成长。定植后务必浇透水,并控制定植时间,通常不应迟于10月中旬。
自定植后40-50天起,新枝条可快速生长,此时应进行中耕和追肥的管理。此外,保持适宜的室温和土壤湿润度是植株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北方的菜用枸杞一般在每年的12月中旬至5月中旬采收,主要采摘15-20厘米的嫩梢。为促进新的嫩枝生长,采收时应留足基部的腋芽。
老根仍可作为母株,连续使用2-3年后进行更新,确保持续生产高产的嫩梢。
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病虫害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引进的插条必须是健康无病虫害的,在剪成插条前要进行适当的消毒操作。此外,保持温室内的良好卫生,有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