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蚤蝇(Megaselishalterata Wood),又称普通蚤蝇或沃尔辛蚤蝇,属于双翅目蚤蝇科。它们的成虫活跃,体色从黑色到黑褐色不等,体长约为2-3毫米,触角较短且带有芒。中胸背板隆起较高,幼虫呈蛆形,颜色为淡黄色至白色,头部前端尖锐,身体上有11个切痕,后端呈斜圆形,带有两个乳突,后气门呈特定形状。蛹的颜色为褐色,卵呈白色,形状为椭圆形,卵期大约为7天。成虫对光线有较强的趋光性,温度在17℃以上时活动频繁,通常在靠近菌丝生长的培养料上产卵。在24℃的环境下,完成一代的时间仅需15天,春夏季节大量发生。
大蚤蝇的幼虫主要以菌丝为食,通常侵害位于覆土下的部分,尤其集中在长出小蕾的菌丝处,导致子实体的死亡。在湿度较大和通风不良的环境中,蚤蝇的发生情况会更加严重。
首先,可以在门窗上安装纱网,以防止成虫飞入产卵。同时,保持场地的清洁卫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蚤蝇的发生期不整齐,且幼虫会钻入土壤和培养料中为害,因此防治的重点应放在杀灭成虫上。需要注意的是,覆土的湿度不宜过高,以减少蚤蝇的大量发生。在严重发生的情况下,可以在排棒前或采芝后喷雾1500倍的二嗪农;而在出芝期发生为害时,则可使用3000倍的溴氰菊酯药液进行喷雾。
上一篇:灵芝病害防治:绿色木霉的应用
下一篇:枸杞子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