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藕是我国优质的水生植物,起源于苏州,现已推广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种藕的特点是身材粗短、圆润,通常有3到4节,表皮光滑且呈浅黄色,肉质鲜嫩,适合生食。无花藕的成熟期较早,在苏南地区,农民通常在4月下旬进行露地栽种,7月底至8月中旬即可收获。
选择适合种植无花藕的水田时,应优先考虑土壤肥沃、土层深厚且具备良好的保水能力。最高水位应控制在0.5米以下,以确保藕的健康生长。
在栽种前15天,要对土壤进行整地和施肥。通常每亩施入人畜粪肥3000公斤,施肥后要将田地整平并耙细,以提高土壤的整合性。
种植时,行距应保持在1.2到1.5米之间,株距保持在1米。相邻两行的藕应错开,以确保地下茎和叶片在田间均匀分布。尤其是边行的藕头,应全部朝向田内,以避免地下茎伸出田外。
栽种后10到15天开始中耕除草,6月和7月分别进行一次,及时拔除发现的野藕,以保持田间的整洁和藕的健康成长。
在栽种初期,需保持3到5厘米的水层。生长旺盛期可将水层提高至15到20厘米,而在结藕期则要再次降低至3到5厘米,以控制水分的流失与增强藕的生长。
栽种后20天进行追肥,每亩施用尿素12到16公斤。在开始结藕的时候,再每亩施用尿素25公斤,以促进藕的生长和发育。
如发现地下茎向田边伸展,需及时将其转向田内,并用泥土压紧。同时,将田间过密的藕头转向稀疏区域,转头操作最好在晴天下午进行,以避免折断。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可用10%的一遍净1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防治青苔可使用0.5%的硫酸铜液喷雾,以保障藕的健康生长。
在采收时,应先排去田间积水,然后翻土挖藕。可以通过观察确定藕的位置,特征为叶柄短、刺少、叶片小且叶色黄绿,确定采收时机,以保证藕的品质。
上一篇:莲藕干地种植方法
下一篇:莲藕腐败病的防治对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