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黑色农膜覆盖培育韭黄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栽培模式。这种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瓦筒培育方法,不仅能显著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量。经过实践验证,黑色农膜覆盖培育韭黄每亩节约成本达400元/茬,同时亩增产超过6.7%。
黑色农膜覆盖韭黄栽培,具有增温、避光、保湿、除草等多重效果。这些特性特别适应华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其优势更为明显。由于春季雨水多、湿度较大,传统的瓦筒培育方法在这种环境下容易导致韭菜腐烂和栽培管理的困难。
韭黄的软化栽培方法目前主要包括瓦筒培育法、包叶培土软化法及草棚盖韭软化法。虽然这些方法各具特色,但普遍面临劳动强度大、投入成本高及管理难度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福建省南平市夏道镇菜办于2001年11月开始试验黑色农膜覆盖栽培技术。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最终取得了显著成功,成为值得推广的栽培方式。
在应用黑色农膜培育韭黄时,需要注意以下关键技术要点:首先,彻底清除病虫源,并施足养根肥;其次,要进行深沟高畦处理并采取通风措施,以避免高温和高湿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些措施有助于确保生长环境的适宜性,促进韭黄的健康生长。
本次试验选用了当地种植的二年生黄韭一号、黄韭二号、四季青翠F1等品种,试验面积为40平方米,进行为期两年的对比试验。每年的3-4月和11-12月青韭收割后,即可开始育黄试验。为了提高产量,每40平方米施用120公斤腐熟粪肥和10公斤腐熟干禽粪,促进根系生长。
根据2001年4月和12月的试验结果,黑膜覆盖培育韭黄的产量分别为111.2公斤和128公斤,而瓦筒培育的产量则为104.2公斤和116.6公斤。这表明,黑膜栽培较传统方法在产量上分别增加了6.7%和9.8%。
在用工方面,瓦筒培育法需要大量人力,需要360个瓦筒进行管理。而黑膜培育法在盖膜后基本不需要再花费人力,工作强度明显减少。
投资成本方面,黑膜每40平方米用膜约4.2公斤,费用为35元;而瓦筒培育方法则需投入846元购买360个瓦筒。通过对比,每亩韭黄的投入成本差异显著,黑膜的方法更具经济效益,能有效提升产值。
结合以上数据分析,黑色农膜覆盖培育韭黄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亩产量,而且其简便易行的特性,使其在华南地区的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未来,农民们可以考虑这一新型栽培技术,以增收致富。
上一篇:冬季韭黄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下一篇:冬季韭黄栽培技术要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