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农膜覆盖培育韭黄相较于传统的瓦筒培育方法,能够实现每亩节约成本400元,并且亩产量提高超过6.7%。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还具备增温、避光、保湿和除草等显著优点。
韭黄的软化栽培通常采用瓦筒培育法、包叶培土软化法和草棚盖韭软化法等几种方式,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劳动强度大、耗时长和成本高的缺点。此外,华南地区春季雨水多、湿度大,秋季又常遇高温干旱,严重影响了韭黄的生长与管理。
为了寻找适合华南气候的简便易行的软化栽培方法,福建省南平市夏道镇菜办在2001年11月开展了黑色农膜覆盖栽培的试验,经过两年的摸索与实验,最终取得了成功。实验结果显示,黑膜培育韭黄的经济效益显著,其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改善了产量和产值。
实验中采用了当地常见的二年生791韭菜进行对照试验,试验面积为40平方米,分为三次重复。每年在青韭收割后进行育黄,施用120公斤的腐熟粪肥和10公斤腐熟禽粪,以促进根系生长。并通过灌根的方式防治病虫害,进一步提高了韭黄的产量和质量。
首先清理韭菜畦上的杂物,然后进行土壤培土,厚度约为6厘米,确保土壤透气性良好。接着支架盖膜,形成一个高约50厘米的小拱棚,最后用三层黑色农膜覆盖。在覆盖之前,需备好通风装置以保证棚内空气流通。
根据2001年4月和12月的实验结果,黑膜覆盖韭黄的产量分别为111.2公斤和128公斤,而瓦筒培育的产量分别为104.2公斤和116.6公斤。黑膜培育的韭黄每亩比瓦筒增产6.7%至9.8%。
使用瓦筒培育韭黄需要较多的人工,不但需要360个瓦筒,还需频繁揭开瓦片通风。而黑膜培育几乎无需在盖膜后再投入人力,相较之下,每亩至少节省3个工日。此外,从成本上看,每40平方米黑膜的投资约为35元,而瓦筒的投入则高达846元,前者在多次使用中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通过对比,黑色农膜覆盖培育韭黄在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减少劳动强度方面都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这种新型种植方式不仅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值得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广应用。
上一篇:韭黄种植技术核心要点解析(上)
下一篇:韭黄培土与割青技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