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四季不停歇的大规模韭黄及其他软化蔬菜的生产,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采用了工厂化生产技术。这种技术具备高空间利用率和适宜环境条件,使得韭黄的生长速度显著提高,进而实现高产量。通常采用排开播种技术,这种方式不仅能够高效利用人力资源,还能确保产品的周年供应。然而,相对较高的基本建设投资也是需考虑的因素。
进行韭黄等软化蔬菜的工厂化生产时,栽培设施一般包括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大仓库以及宽敞房屋等。无论选择何种设施,必须确保外层使用不透光的覆盖材料进行遮挡。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的外层可使用黑色塑料薄膜,并在内部加设不透光的无纺布以提高保温效果。而仓库和房屋的门窗也需用不透光的门帘来阻挡光线,从而实现完全无光的生产环境。
生产环境需保持适宜的温度。为了确保冬季的持续正常生产,设施内应配备暖风炉、暖气或电加热等加温设施。而在夏季,有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强制通风设备进行降温,以维持适宜的生长温度。
在栽培设施中,配备自动喷灌设施以满足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此外,为了充分利用空间,设施内会建有栽培架。栽培架采用角钢焊成,设计高度为1.5-2米,宽度为50-60厘米,长度为1-1.5米。架面可分为4-5层,每层高度保持在40-50厘米,架间需留出供人行走的通道。
栽培架上可放置4-5层栽培箱,栽培箱为塑料制成,尺寸为高20-25厘米、宽40厘米、长50-60厘米,底部设有排水孔。栽培箱内填充10-15厘米厚的轻质基质,如泥炭、蛭石或珍珠岩。
韭菜的种株培养一般在露地进行,培育韭黄所用的韭根与囤韭栽培相同。定植时,将经过培养的韭菜种株放入已装好基质的栽培箱内,定植方法与一般栽培方式相似。定植完成后需及时浇水,并将栽培箱放置于栽培架上。
定植后,需立即对设施进行遮光,保持日间温度在20℃左右,夜间温度在15℃左右。每隔2-5天浇水一次,确保基质保持湿润。出苗后,每10-15天施加一次营养液,营养液可采用0.296-0.3%的多元复合肥或0.3%的尿素液。经过20-30天的管理,可以开始收获韭黄,达到上市标准。
下一篇:冬季韭黄的高效种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