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韭菜返青后的管理中,及时清除地上部的枯叶和杂草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能改善畦面的整洁度,还有助于植株基部更好地接受阳光,从而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新的萌芽生长。当土壤解冻并开始发出新芽时,可以进行一次追肥,使用稀释的粪水来促进嫩芽的生长。
在新芽生长约3到4天后,需要进行中耕松土,这样可以将越冬覆盖物翻入土壤。中耕松土不仅可以提高土温,还能促进苗的生长和消除杂草。当苗高达到15厘米时,再进行一次浇水,以提高春韭的品质。浇水的时间和量应根据当时的天气和土壤湿度进行调整。若土壤湿度良好,可以在第一次收割后再进行浇水。每次收割后,务必进行中耕松土,同时保持畦面的平整,并根据植株的生长逐步进行培土。
除施用底肥外,韭菜还需进行“刀刀追肥”,这意味着在每次收割后都要追施1到2次肥料。追肥时间应安排在收割后3到4天,当伤口愈合并新叶长出时施入。如果在收割后立即追肥,易造成肥害。追肥要以速效氮肥和人粪尿为主,可以随水施入或开沟施入,同时需要确保粪水充分腐烂,以减少蛆害的发生。
对于种植超过3年的韭菜,还需进行剔根和培土等特殊管理。在早春韭菜萌发之前,进行剔根操作。当土壤解冻后,可用铁杆挖掘丛中的土壤,深度和宽度各为6厘米,剔除枯死和细弱的根蘖,并将挖出的土壤晾晒后再掩埋。培土操作应在早春进行,厚度一般为每年3到4厘米,所用的细土需过筛并晒暖,以确保土质肥沃。
韭菜在种植过程中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尤其是韭蛆。春灌时可以加入农药进行防治,4月下旬是成虫羽化期可喷洒灭虫药液;在5月上旬,用氧化乐果进行根部灌溉以防治。此外,蝼蛄和蛴螬也属地下害虫,3至5月为其危害的高峰期。可以在韭菜间撒入毒饵,或在田间挖坑投放毒饵,进行定点诱杀。
在新根韭菜的芽前要进行除草。可以使用33%除草通乳油进行喷雾,使用剂量为每亩100到150毫升,药效可持持续45至50天。同时,48%地乐胺乳油也可在每亩200毫升的剂量下使用,并通过浅中耕以确保药剂和土壤的混合。当韭菜发芽后若发生草荒,可以使用利谷隆或除草醚等药剂进行防治。
对于老根韭菜,药物的抗性较强。在韭菜每次割后伤口愈合时,可以用氟乐灵或扑草净等药剂进行土壤喷雾,以保持韭菜的健康生长,确保产量的稳定。
上一篇:韭菜在鱼病防治中的两种应用方法
下一篇:寒赛雪松:韭菜之王的传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