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芥菜,常被称为扁梗芥或水波芥,是一种株型大、适应性强且品质优良的蔬菜品种。它抗病毒能力强,产量稳定,鲜食和腌制都颇具风味,适合多种烹饪方式。一般情况下,玉环芥菜的生长周期约为6个月,产量可达5吨/亩,而高产田块的产量甚至可达到7吨。其鲜炒味道鲜美、腌制后酸爽可口,成为玉环地区家庭餐桌上的常备蔬菜,并已逐渐在餐馆和酒店中流行,甚至远销至北京等城市,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接下来,我们将简要介绍玉环芥菜的栽培技术。
选择排灌系统便利、远离其他蔬菜基地且阳光充足的肥沃田块,作为苗圃。一般在10月初进行播种,播种前要施足基肥,并注意播种的均匀性。播后需浇透水,并用焦泥灰覆盖,再加上稻草保温。当种子发芽后,应及时去掉覆盖物,以防止出现高脚苗现象。此外,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通常每隔一周可喷洒一次农药以防止蚜虫的传播及其它病害的发生。
在10月下旬收割单季晚稻后,需立即进行翻耕整地,开设纵横的排水沟,确保雨水不积存。一般畦宽为1.2米,沟深20厘米,沟宽30厘米,土地利用率可达到65%。整地前应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每亩施用约1000千克的腐熟肥料。待菜苗生长到5到6片叶时,选择南风温暖的天气进行移栽,行株距保持为50厘米×30厘米,每亩可栽种大约1500株。
移栽后,如遇干燥天气,需及时灌溉,以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苗的成活与生长。在施肥方面,应以有机肥为主,适度配合磷钾肥。可在基肥的基础上,移栽后用焦泥灰覆盖根部,并适量施用人粪尿促进早期扎根。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分四次施肥,每隔20天施一次,最后一次施肥宜在2月上中旬,尿素和复合肥的总施用量大约为25千克。在生长后期,应控制氮肥用量,以防植株过于嫩绿引发虫害,并影响腌制产品的质量。
病虫害的防控应遵循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规程。苗期可采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如52%农地乐和2.5%菜喜,预防蚜虫和小菜蛾,以防病毒病传播;移栽后可使用5%锐劲特或10%除尽来控制小菜蛾、菜青虫等害虫。对于条件允许的地区,可以安装诱虫灯,及时捕杀害虫,从源头减少药物使用的频率。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防治,可以有效提高玉环芥菜的产量与质量,确保其市场竞争力。
上一篇:无公害芥菜根部的菜蛾研究
下一篇:冬季高产芥菜栽培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