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合适的生育期品种对于成功的地膜花生种植至关重要。推荐使用生育期在70~90天之间的极早熟或中早熟品种,以下是具体的种植步骤。
在3月中旬至下旬进行整地作业,结合整地向每亩施入5000公斤优质有机肥、20公斤的磷酸二铵、20公斤的尿素和10公斤的硫酸钾。采用起垄栽培模式,垄高保持在12厘米,底宽为65~70厘米,上宽约45厘米。使用幅宽80厘米的地膜覆盖垄项,弯下来的部分应覆盖两边的沟,沟内保留中间10厘米左右未盖膜,沟底宽约20厘米。
每垄种植双行,行距设定为35~40厘米,穴距为13~15厘米,每亩的密度约为10000穴,每穴播种2粒。播种深度控制在2.5~3厘米,确保播种时土壤有足够的底墒。
播种后应及时喷施除草剂,覆盖地膜,并在苗期打孔放苗。待苗放出后,需用土将苗周围的膜孔覆盖严密。其余的管理措施可参照大田的基本管理。
应在6月底至7月初及时收获,以便抢先销售。收获后的花生应整理干净,无需进行晾晒,立即运送至京津、保定等城市集贸市场进行异地销售。
光头芥菜以其块根圆大、表面光滑,成为腌制酱菜的优质原材料。以下是光头芥菜的种植方法。
光头芥菜的播种时间应选在立秋前后1~2天。在整地过程中,每亩施用4000公斤的腐熟农家肥和25公斤的磷酸二铵,深耕并耙平土壤。按45~50厘米的行距起垄,垄高15~20厘米,垄项宽约20厘米。均匀撒播芥菜籽,亩用种量为0.15~0.2公斤,然后用锨轻轻拍打垄顶,最后用耧耙搂平。
在幼苗出土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以确保出苗整齐。进入块根膨大期时,应在8月下旬浇水并施用每亩7.5~10公斤的尿素。如遇霜霉病和叶斑病情况,可用50%的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进行防治。
当块根充分膨大后,即可进行收获,适宜的收获时间在10月下旬。收获后应剔除叶部和根须,及时将其交往当地或异地酱菜厂进行销售。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地膜花生和光头芥菜的种植成功率和市场竞争力,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叶用芥菜的种植技术与方法解析
下一篇:南风芥:叶用芥菜的魅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