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细菌性软腐病是由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引起的一种普遍发生的病害,通常对作物造成严重危害。
该病在甘蓝结球后多从短缩茎基与叶柄相接处发病。初期,病部会出现水浸状病斑,植株外叶在中午时分会出现萎蔫现象,早晚恢复,但数天后外叶将不再恢复,病部开始腐烂,导致叶球外露或植株基部逐渐腐烂成泥状,并散发出恶臭味。严重时,整株植物会腐烂并倒伏于地。
病菌能够在病残体中越冬,亦可在窖藏的种株或害虫体内存活。病菌通过雨水、灌溉水、带菌的粪肥和昆虫传播,并从伤口侵入植物。该病菌喜欢高温和高湿的环境,田间发病情况与害虫及黑腐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首先,进行精细整地并采用高畦栽培。施用的粪肥必须充分腐熟,化肥施用要适量,以避免因施用不当而烧伤根系。
均匀灌水,防止土壤出现忽干忽湿的情况。雨后或灌水后,地面不应有积水。
及时防治菜青虫、根蛆、跳甲等害虫,以减少病害发生的风险。
发现病株后应及时拔除,并用石灰对病穴进行消毒。
对于发现的病株,及时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可选用72%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50%代森铵800倍液、70%敌克松1000倍液或30%绿得保400倍液进行处理。
上一篇:甘蓝霜霉病的环保防治方法